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無懼震盪 中國企業營收來自歐洲比重低 新經濟產業獲利動能搭特快車
資料來源:摩根投信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7.14 (新聞)

英國脫歐讓全球金融市場再起波瀾,促使國際資金尋找安全避風港,在此環境下,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有望率先得利,由於亞洲企業營收來自歐洲的比重明顯偏低,脫歐對亞洲企業的影響,相較其它區域來得小,根據調查,整體亞太不含日本的企業,營收來自歐洲平均僅7%,中國、菲律賓、印尼企業來自歐洲的營收甚至只有1%。

摩根投信指出,中國經濟正在轉型,經濟成長速度不若過往的雙位數高速,但整體而言,中國仍是全球不可忽視的龐大經濟體,且考量中國出口至英國與歐盟占GDP比重極低,分別僅0.5%與3.2%,中國企業銷售來自歐洲比重亦偏低,預期衝擊相對有限,在市場震盪之際,反而是進場布局的好時機。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張婉珍表示,不論從政策、企業獲利、資金面來看,中國市場都相當具題材性,特別是國際不確定因素上升,中國貨幣政策有望跟進放寬,市場預期年底前人行有降準甚至進一步降息的空間,進一步推升中國風險性資產,建議未來布局中國,可鎖定「新經濟概念產業」,並透過股債兼備的雙重資產,讓中國投資再升級。

張婉珍指出,以股市來說,雖然今年MSCI仍未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中,但年底前還有深港通題材待發酵,一旦深港通上路後,預期深圳指數中盈利增速較快的中小型股,特別是消費、科技與醫療等新經濟概念股,對海外投資人吸引力強,將成為深港通正式啟動後最有機會受惠的標的。

張婉珍進一步說明,在產業與消費升級背景下,僅管中國股市指數維持大區間震盪格局,但新經濟產業獲利動能持續快速成長,遠優於過往以國企為主的舊經濟產業,反映在企業獲利上,2016年首季A股獲利衰退0.4%,但新經濟概念相關的娛樂、環保、新消費、醫療保健、網路服務等產業維持高速增長趨勢,獲利成長幅度高達29.6%之多。

另外,張婉珍表示,中國政策寬鬆預期發酵,加上無風險利率與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滑,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3%,接近2009年來低點,促使高息A股投資價值浮現,預期體質良好的藍籌股後市最具表現機會。

債市方面,中國企業債違約風險持續受關注,但張婉珍分析,這段違約高峰期可說是必要之惡,且屬於政府有計畫性的清理「殭屍企業」的手段,觀察目前高違約風險的公司,多集中在產能過剩行業,如煤炭、水泥、鋼鐵等原物料板塊,當這些產業整併完成,長期反而有利中國債市發展。

此外,張婉珍說明,多數能在海外發債的中資企業都屬於具規模、營運穩定且體質較佳的公司,信用風險偏低,也是國際資金偏好的券種,以地產商來說,中國房地產有高達九萬家企業,但能到海外發債僅四、五十家,隨中國房市銷售與房價回暖,搭配政策支持,看好具競爭優勢、資產負債佳且評級穩定的公司仍深具投資價值。

亞洲企業營收來自歐洲的比重

市場

營收來自歐洲占比(%)

台灣

13%

印度

11%

新加坡

9%

韓國

7%

馬來西亞

4%

泰國

2%

中國

1%

菲律賓

1%

印尼

0%

亞太(不含日本)

7%

資料來源: Goldman sachs,資料日期:2016.6.27。

 

 

 




編輯推薦
公、勞、農、健保
提早退休勞保年資如何確保?
美津因為身體因素,依公司自動退休辦法提早在52歲退休,但參加了17年的勞保年資,卻因為年齡未達...
財經時勢
保險業南進 3指標告訴你商機多大?
臺商西進轉南進,保險公司也跟進。大陸市場目前僅剩5家臺灣保險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
財產保險
金融保險科技下一步 南向是趨勢?
談到南進,如果你的印象還停留在傳統製造業,那就落伍了!二○一八年的東南亞,是全球金融科技產業(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