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重病急性譫妄 陪伴更勝治療
文/江星翰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2.26 (新聞)
一名住在台南的86歲趙姓爺爺,平常生活自如,也無其他慢性疾病,卻因重病送入加護病房,幾經治療,順利移除呼吸器,轉送普通病房繼續照護。原先硬朗的身子在術後變得相當虛弱,連坐在床上都有難度,夜間甚至出現胡言亂語、認不出親人。
成大醫院內科部老年科醫師楊登棋指出,趙爺爺的症狀不見得因「老化」導致,可能是重病手術後的「急性譫妄」。
譫妄容易出現難以專注且溝通困難的現象,有時會有焦慮、焦躁、日夜顛倒,甚至有幻覺的症狀。
目前醫界對於譫妄的發生原因尚不確定,但高於65歲、男性、視力或聽力障礙、腎臟或肝臟疾病、或脫水等都是危險因子。另外,若病患本身有使用鎮定藥物、入住加護病房、感染、貧血、外科手術等,也是誘發譫妄症狀的因素。
急性譫妄在老年人身上很常見,這些症狀經檢查可以確診。但楊登棋認為,預防譫妄的發生比治療更重要,讓病患能有充分水分、營養、睡眠,能有效減緩譫妄病徵,平常多轉達人、事、物等資訊,增加方向感,讓病患感到安心。
楊登棋進一步解釋,長期躺床、住院感到不適、對不熟悉的環境產生沮喪,病患家屬應適當的支持和鼓勵,以積極的態度協助患者復健,得逐漸恢復至生病以前的身體功能。
老年人病徵與年輕人不同,問題多半無法用單一原因解釋,若無及時治療也會讓病情加劇惡化。尋求病理治療外,楊登棋表示,生理、心理、靈性等評估也是重點,找到真正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也能還給長者身心健康,這才是高齡醫療的重要藥引。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怕接到學校來電?家長快趁開學為孩子保單健檢暑假結束,小朋友們返回校園,家長反而擔心接到學校的電話,很怕通知小孩受傷、生病、或是食物中毒。元大人... | 市場動態 土銀只跟沒有業務員的 保險公司合作
寒流來襲的12月中下旬,我們在近晚時分來到頗具發展歷史的館前路,在這一帶建築方正的大樓中,造訪... | 市場訊息 金管會:啟動「隱璞尋光計畫」 挖掘具潛力金融科技創新案件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於今日啟動「隱璞尋光計畫」,將透過主動拜訪金融機構及新創科技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