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今(一○一)年四月發生一起新進藥廠員工進入冷凍倉庫取貨,疑似因倉庫內乾冰汽化吸入過多二氧化碳昏迷,活活在倉庫中被凍死的職災意外,引起社會大眾關注。
根據勞保局統計,去年勞保職業傷病給付五萬七二六九人次、失能給付三八六三人次以及死亡給付六五六人,平均每天有一五六.八人因職業傷病就醫、十.五人因職業災害失能、一.七人因職災身故,職業傷害對勞工的威脅值得重視。
勞保局給付處專員葉清燕表示,職業災害是指就業場所的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的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此外,還包含正常上下班時間往來工作場所與住家之間、無重大交通違規的通勤傷害。
職業災害 無所不在
根據勞保局統計,去年職業災害傷病給付對象以製造業的勞工最多,共二萬一○四人次,第二名為營造業,一萬一○四五人次,其次依序為批發及零售業九二三○人次、住宿及餐飲業三一七四人次、運輸及倉儲業二八一七人次。
不過,葉清燕指出,職業災害不只發生在工作性質較危險的行業,一般上班族也會於工作場所發生摔傷、滑倒,或於通勤時發生車禍事故等意外。
而只要不是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造成的死亡、殘廢都在給付範圍內的傷害險,則是除勞工保險之外,最常用來因應職災風險的保險。國泰人壽團體保險部北一處營業經理劉鶴琦指出,個人傷害險將被保險人的職業風險分為一~六級,級別愈高保費愈貴。營造業、運輸倉儲業等危險性較高的行業大約落在四~五級,製造業依據不同工作性質落二~六級;若同時兼職兩份以上工作,則以主要工作計算傷害險保費。
台壽保產險客戶服務部副理郭耀祖則提醒,由於職業類別是個人傷害險的核保依據,因此當兵、轉職、調整職務時都應該通知保險公司更新職業等級,才不會在出險時發生比例給付的問題。
職業風險高 團險有得保
至於因為風險過高,被列為個人傷害險的拒絕往來戶或必須限額投保者,例如空姐、賽車手等職業,劉鶴琦建議以壽險或透過公司、工會投保團體傷害險補足保障。
劉鶴琦指出,許多雇主除勞健保外還會替員工投保團體傷害險,以分攤職災時的賠償責任,部分團體保險更提供員工自費增加保障或將員工眷屬納保等機制。
團體傷害險是以整個投保團體的結構,如公司規模、人數、業務組成性質等來計算保費,故部分高風險行業仍然可以透過團體保險的方式獲得保障,被保險人也不會因調動職務產生比例給付的問題。
劉鶴琦指出,除了雇主主動替員工投保團體傷害險之外,同一公司、有實質工作、雇傭關係的員工也可以透過福利委員會投保,或是以公司為要保人、員工自付保費的方式投保。此外,也可以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團體保險。
郭耀祖則表示,除了傷害險,壽險公司提供的團體保險商品還包含壽險、醫療險、防癌險及重大疾病險等,產險公司也有一年期的團體傷害險、健康險供選擇。
必須注意的是,團體保險的被保險人最少要有五人,且雇主主動替員工投保並負擔保費的團保件必須將全體員工納保;員工自繳件或福委會、工會等單位投保的團保件,投保團體至少要有七成五的成員參加才能成立。
職災傷病 通勤交通事故第一名
葉清燕指出,通勤傷害是最常見的職業災害,根據勞保局統計,上下班時間發生交通事故是去年職災傷病給付原因第一名,給付一萬六二三八人次,同原因造成的失能與死亡則分別有七四一人及二二四人。
而製造業、營造業或運輸與倉儲業等工作環境特別,較容易發生夾傷、捲傷等事故,因此這類災害高居勞保職災傷病給付第二名,去年給付八六七七人次,另外還造成一五○七人失能、二十八人死亡。被刺、割、擦傷則名列第三,去年給付八一一九人次,另造成三六二人失能、五人死亡。
郭耀祖指出,當勞工發生職業災害時,雇主必須負擔勞動基準法規定的補償責任,若有侵權行為,如雇主未盡維護勞動安全責任,而危害到勞工安全時,還必須負擔民法侵權賠償責任,投保雇主責任保險或者替員工投保團體傷害險,不但可以在職災發生時補償員工損失,也能減輕民事賠償負擔。
葉清燕則表示,勞保提供職災勞工醫療、傷病、失能及死亡等四項給付,另外根據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規定,發生職業傷害的受僱勞工與自營作業者,還可向勞保局申請職業疾病生活津貼、身體障害生活津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看護補助、器具補助及家屬補助等;未加勞保的受僱勞工還可另外申請殘廢或死亡給付。
職業病 傷害險不賠!
職業災害除了一般通勤傷害與意外傷害外,還包含因職業環境、性質或工時過長等造成的職業病,根據勞保局統計,去年職業病傷病給付六五二人次、失能一八四人以及死亡五十七人。
葉清燕指出,目前勞保職業病種類約一六○項,認定上除了病徵需相符外,工作環境、工作狀況變化、工作負荷量、工作異常事件、病患原有的疾病演變史等都必須納入考量,並由職業病專家分析。
葉清燕表示,勞工若因腦心血管疾病死亡,勞保局會依照死者前六個月工作時間與負荷量來判定是否有因果關係,並非所有病例都可視為過勞死。
由於職業病並非外來、突發事故,不符合傷害險理賠要件,劉鶴琦指出,將健康險、失能險等險種納入保險規劃才能補強職業風險造成的保障缺口。
職業風險無所不在,除了了解職災的相關權益外,做好完整的保險規劃防範於未然,為打拚上一道保險安全鎖,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在職場上衝刺。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安聯人壽:員工投保加碼公司補貼政策 留才留財 協助退休規劃創雙贏除了薪水、年終與帶薪休假,你曾要求過退休金福利嗎?曾連續2年獲得「HR Asia最佳企業雇主獎」的安... | 退休規劃 提「錢」退休,趁早做好保險規劃
存退休金,不必叫苦連天
理想的退休準備,始於年輕,甚至應該從工作賺錢的第一天就開... | 市場訊息 中華郵政:「郵遞i心 守護弱勢」活動 i郵箱公益平臺貫徹郵政服務理念
中華郵政公司為善盡企業責任,傳遞社會關懷,於109年10月5日至11月5日舉辦「郵遞i心 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