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二位名醫的母親照顧經
文●葉惠娟 | 2012.05.01 (月刊)

甚麼是給母親的最佳獻禮?是吃一頓好料慰勞辛苦一年的媽媽?還是安排一趟全家一起出遊的行程?關心母親不只在母親節,要從平常做起!怎麼做?兩位專科醫師照顧母親身、心健康的經驗,值得學習。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醫學部婦產科主治醫師│林靜儀 用心陪伴 時刻創造母親被需要感

談起如何照顧母親健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醫學部婦產科主治醫師林靜儀掉進了時光洪流,倒轉到就讀醫學院時期。

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面對愛女就讀醫學院的高昂學費,林靜儀的母親感到極度焦慮,甚至因此罹患恐慌症。

透過專業 陪伴母親走過恐慌症歲月

林靜儀就讀醫學院大三、大四的時候,她的母親就開始出現恐慌症的症狀,但因為沒有告訴家人,也不會哭鬧,只是一個人在南投家中時,會主動表達要到台中宿舍與林靜儀同住,由於母女二人感情本來就很好,因此剛開始她並沒有警覺到母親的異狀,直到大五、大六母親恐慌症的病情加重,在家中暈倒撞到玻璃櫃受傷,全家人從此開始知道不能讓母親一個人在家。隨著林靜儀從醫學院畢業,母親的心理壓力減輕後,恐慌症也不藥而癒。

大五、大六林靜儀在精神科實習,剛好可以提供母親正確的醫療資訊,也知道如何陪伴、鼓勵需要幫忙的母親,讓習醫的價值得以充份發揮。

經過兩年實習、五年住院醫師訓練,現在是主治醫師第七年的林靜儀,對於母親的關懷更敏銳,林靜儀說,雖然醫師工作非常忙碌,但幾乎每天都會抽出時間與父母互動、相處,只要媽媽有任何不對勁,可以更快發覺,進而提供支持或協助。

正確知識 讓母親遠離藥害風險

身為婦產科專科醫師,林靜儀如何發揮專業能力照顧母親?林靜儀表示,從國小就看著媽媽每年定期作子宮頸抹片檢查,也不會隨便燉補,還會透過健康保健書籍吸收新知,因此有許多健康知識其實是從媽媽身上學到的。

對於母親不任意燉補、服藥的習慣,林靜儀進一步分享,媽媽在更年期時主動找她討論是否需要服用荷爾蒙,由於那時候醫界對於服用荷爾蒙還有爭議,加上看了許多研究報告,她告訴媽媽只要作息正常、適時補充維他命、鈣片,並不一定要服藥。二○○二年研究證實,更年期婦女長期使用荷爾蒙藥物面臨的風險可能會大於帶來的效益,讓林靜儀更確定母親做了正確的決定。

隨著年齡增長,母親身體老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林靜儀說,愛閱讀的媽媽從五十歲以後突然改變這項習慣,經過觀察,原是視力變得不好,經過溝通,母親總算同意戴上老花眼鏡,並恢復閱讀的習慣。再者,母親腸胃蠕動功能比較差,除了鼓勵運動,林靜儀還特別購買提升腸道好菌的益生菌膠囊,讓媽媽不需要依賴瀉劑解決腸道困擾。

創造母親的被需要感

從林靜儀有記憶以來,媽媽就是值得依靠、可以分享心事的精神支柱,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林靜儀發現媽媽變得依賴、不愛主動表達要去那裡。

照顧媽媽的身體健康,也不能忽略心理上的改變,林靜儀再忙也要跟媽媽喝咖啡、安排母女兩人一起去渡假,而平日則要讓媽媽感受到子女很需要她。

林靜儀說,退休後的職業婦女或子女已經長大的家庭主婦,容易失去生活重心而產生失落感,子女不妨從旁協助。為了讓媽媽與社會脈動連結,她會請媽媽協助透過ibon買高鐵票,建立媽媽的成就感;隔天有重要活動,即使自己有調鬧鐘,也會請媽媽打電話叫她起床,增加二人之間的互動,讓媽媽感到被需要。

今(一○一)年六十一歲的林媽媽主動向家人表達,明年想要參與大甲媽祖繞境活動,林爸爸、林靜儀與妺妹全都舉雙手贊成,也鼓勵媽媽也藉此培養體力、鍛鍊身體,林靜儀表示,子女不要依照自己的想法限制父母甚麼不能做,應該用鼓勵代替限制,不過,鼓勵的同時心中也要有備案,也就是萬一媽媽因故無法參與活動心中不會產生強烈失落感,才能讓事情最後有圓滿的結果。

林媽媽在林靜儀與其他家人守護下,逐步增加社會參與活動,身體健康狀況也保持良好,而林靜儀的分享,可以了解照顧母親健康,最重要的是用心。


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急診部主任─周志中伉儷 夫妻同心 母親快樂生活少煩憂

還記得甚麼時候牽著母親的手逛街、看電影?還記得上次與母親促膝聊天是甚麼時候?

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急診部主任周志中,平均每兩個月陪伴母親看一次電影,即使每天平均晚上十一點才從醫院回到家,還是會利用就寢前的時間與母親聊天。

談起與母親看電影,周志中分享,媽媽戴起三D眼鏡很可愛,也很愛看三D電影,從《阿凡達》、《怒戰天神》到《鐵達尼號》,母親看得不亦樂乎,周志中一度擔心電影播出時間太長,會讓母親感到疲累,沒想到電影播畢,媽媽的體力、精神比他還好。

支持母親積極安排生活

周志中與母親一起看電影的記憶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母親帶著他和弟弟到八卦山銀宮戲院觀賞羅馬假期。周志中回憶,身高一六四公分的媽媽當時留著漂亮的長髮,他與弟弟因為怕跟丟,緊緊捉住媽媽墨綠色的裙子,那幅景象到如今仍舊讓他印象深刻。

到現在八十四歲的周媽媽愛看電影的習慣沒變,甚至還會自己進電影院,此外,周媽媽在家人的支持下學畫、開畫展、在大學修學位、與朋友聚餐……,忙碌、充實的生活不輸年輕人,因此體力也較同齡長輩來得好。

周志中說,隨著年齡增長,感到寂寞的長輩通常接下來就會面對病痛報到,因此開心生活很重要,而且還是增強免疫力的良方。

照顧母親健康 從日常生活做起

當年緊捉著媽媽裙擺的小男孩,現在已是從醫三十二年的專業醫師,除了讓母親快樂生活少煩憂,也肩負起照顧母親身體健康的責任。

周志中不但相當注意媽媽的血壓、脈搏、呼吸等身體變化,每年還會安排母親接受健康檢查,令他欣慰的是,母親迄今沒有血壓、血糖異常的情形。至於骨質、牙齒的健康狀況,則有兩個分別是婦產科與牙科醫師的弟弟可以關注。

周志中提醒男性族群,照顧媽媽健康的同時,也別忽略了一起為家庭打拚的妻子。夾在長輩與子女之間的三明治婦女,經常忘了自己的健康,做先生的不妨從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體重的改變關心太太的健康,也要鼓勵妻子每年安排健康檢查、骨質密度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以及乳癌、大腸癌、肺癌等篩檢。

令人欣羨的婆媳關係

從醫以來,周志中都是處於隨時待命的狀態,家中長輩的健康、家庭生活、親子關係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他說,每一分幸福的背後,都站著一個曾咬緊牙根的堅定靈魂,妻子林春美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

民國六十九年周志中與林春美共組家庭,身為長子的周志中一肩挑起照顧父母的責任,林春美從結婚後就與公婆同住,而母女般的婆媳關係總令人欣羨。

林春美說,婆婆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來疼!還記得生產後在家中坐月子,當時從事化驗工作的婆婆為了照顧她,經常要往來醫院與家裡,點點滴滴都令她銘感於內心。

珍惜家人之間難得的相處,加上對婆婆的感恩與孝心,擔任教職的林春美,每天都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騎乘自行車回家陪公婆用餐,再趕回學校上課。

曾有同事詢問為甚麼要讓生活這麼忙?林春美說,家中會產生衝突有時就是因為比較誰做得多,其實只要想「我願意這麼做」,家中自然就會充滿互相體諒的氣氛。

用心 家庭氣氛更融洽

林春美對婆婆的用心,不只是每天回家陪伴用餐。林春美說,愛看日本連續劇的婆婆受的是日本教育,透過劇情分享,就可以了解婆婆的價值觀,例如,婆婆對劇情中婆媳相處的語氣、態度提出看法,日後遇到相同的情形,自己就會多加留意。再者,透過劇情內容,她也會分享現在年輕人的想法,讓婆婆也可以同步接收外面訊息。

還有,不計較先生與婆婆互動的時間,是經營夫妻與家庭關係和諧的重要關鍵。林春美說,先生在醫院忙了一天回到家,非常珍惜與婆婆的親子時間,當兩人促膝閒談,她會自己安排事情或打電話給孩子聊聊天,讓先生不會在母親與妻子之間的時間分配上感到左右為難,家庭氣氛也比較融洽。

此外,將婆婆的朋友當作自己的長輩也很重要。林春美表示,婆婆充實的生活來自於一群老朋友,因此她與先生都把這些長輩們當成自己的家人看待,不但會開車載婆婆參與聚會,也會一同參與互外活動。

周媽媽本身就是一個個性開朗,令人感到溫暖的小太陽,而在周志中與林春美的細細關照下,周媽媽更是常保愉快心情,參與各項活動不遺餘力,透過周志中與林春美分享,讓人體會到照顧長輩健康要夫妻同心。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科班生最愛金控與產壽險公司排行榜
迎接FinTech金融科技巨浪衝擊,金融保險業求才類型愈來愈多元,今(2017)年整體開出的職缺較往...
醫療、健康保險
癌症險採實支實付 符合治療趨勢
癌症登記中心「台灣10大癌症98~102年新發個案存活率」顯示,所有癌症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54.3%...
財經時勢
接軌ICS新制 黃天牧:會充分接納和考慮業者的意見
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ICS(國際保險資本標準)新制,如何協助保險業者因應ICS逐步調整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