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 【本文重點】癌症醫療走向精準化,目前除了使用基因定序找出最佳解方,台北醫學大學更率先引進「人工智能癌症治療輔助系統(IBM Watson for Oncology)」,只要輸入癌症患者的資料數據,就能提供腫瘤科醫師不同治療方案、用藥和給藥建議。日本曾使用這套系統成功搶救「二次性白血病」患者的性命,Watson協助癌症醫師看診,將是台灣患者的一大福音。 |
癌症治療的方式不斷革新,同一疾病發生於不同病患的治療方式已走向差異化,而個人化藥物往往取決於患者些微的差異,目前主要採用基因檢測選擇適合藥物,現在有教學醫院引進AI人工智慧「IBM Watson」超級智能判斷病症,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當醫師將患者所有資料輸入完成,Watson最快能在17秒內閱讀大量文件,並於十分鐘內做出最佳建議,而這背後有龐大的醫學研究論文支持他做出決定,精準性高達90%以上,是癌症患者的一大福音。
癌症治療可分為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與藥物治療等方式。然而,癌症藥物對於相同病症的癌症病患卻有著不同的治療成效,有些病患可能成功的抑制腫瘤細胞,但也有些病患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臨床研究指出,不同的基因表現,將影響著癌症藥物治療的效果,目前多以基因定序技術找出最佳解方。
台北醫學大學今年7月率先引進由美國史隆凱特林紀念癌症中心訓練出來的「人工智能癌症治療輔助系統(IBM Watson for Oncology)」,北醫體系的台北癌症中心、北醫附醫、萬芳及雙和等醫院的腫瘤科醫師,都將投入這項嶄新的醫療模式。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醫師表示,這項人工智能系統可以瞬間閱讀300多種醫學期刊、200多本教科書以及近1,500萬頁文件資料,只要輸入癌症患者的資料數據,就能提供腫瘤科醫師不同治療方案、用藥和給藥建議。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有位66歲的女病人罹患罕見的「急性骨髄性白血病」,Watson在她病情突然惡化,意識不清的緊急狀況下,只用了10分鐘就從2,000 萬份論文中精準判斷其病症,並找出最適合的療法治療成功。
醫師將患者的DNA資料交給Watson判讀,並斷定在原有療程中引發了「二次性白血病」,緊急變更化療配方順利讓患者狀況穩定,日本院方分析,若當時未能變更療程,患者很可能會併發敗血症陷入危機。這是一起透過AI搶救病人的案例。
邱仲峯表示,目前Watson能支援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胃癌、肺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直腸癌等8項癌症,北醫體系的患者使用Watson不需要額外付費,其他醫院患者只需自費1,500元的看診費就能使用這項資源,患者不用大老達跑到美國知名醫院,也可以得到即時且完整的治療建議。
| 編輯推薦 | ||
健康醫療百科 霾害致學童結膜炎增1成 少外出、勤洗手降低傳染率台灣大學近期完成國內首份兒童急性結膜炎與霾害關聯性研究,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楊長興、台大副教授余化... | 市場訊息 和泰產險:運動突發事件百百種 讓專屬運動族群的「健健美」專案陪你揮汗!國民運動健身風氣漸盛,據統計台灣健身房登記營業數量近400家,使用人口數近58萬人,規律運動人口比率...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1年06月24日
國健署:戒菸好時機 防疫避社交 戒斷有妙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