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文重點】癌症醫療走向精準化,目前除了使用基因定序找出最佳解方,台北醫學大學更率先引進「人工智能癌症治療輔助系統(IBM Watson for Oncology)」,只要輸入癌症患者的資料數據,就能提供腫瘤科醫師不同治療方案、用藥和給藥建議。日本曾使用這套系統成功搶救「二次性白血病」患者的性命,Watson協助癌症醫師看診,將是台灣患者的一大福音。 |
癌症治療的方式不斷革新,同一疾病發生於不同病患的治療方式已走向差異化,而個人化藥物往往取決於患者些微的差異,目前主要採用基因檢測選擇適合藥物,現在有教學醫院引進AI人工智慧「IBM Watson」超級智能判斷病症,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當醫師將患者所有資料輸入完成,Watson最快能在17秒內閱讀大量文件,並於十分鐘內做出最佳建議,而這背後有龐大的醫學研究論文支持他做出決定,精準性高達90%以上,是癌症患者的一大福音。
癌症治療可分為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與藥物治療等方式。然而,癌症藥物對於相同病症的癌症病患卻有著不同的治療成效,有些病患可能成功的抑制腫瘤細胞,但也有些病患卻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臨床研究指出,不同的基因表現,將影響著癌症藥物治療的效果,目前多以基因定序技術找出最佳解方。
台北醫學大學今年7月率先引進由美國史隆凱特林紀念癌症中心訓練出來的「人工智能癌症治療輔助系統(IBM Watson for Oncology)」,北醫體系的台北癌症中心、北醫附醫、萬芳及雙和等醫院的腫瘤科醫師,都將投入這項嶄新的醫療模式。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醫師表示,這項人工智能系統可以瞬間閱讀300多種醫學期刊、200多本教科書以及近1,500萬頁文件資料,只要輸入癌症患者的資料數據,就能提供腫瘤科醫師不同治療方案、用藥和給藥建議。
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有位66歲的女病人罹患罕見的「急性骨髄性白血病」,Watson在她病情突然惡化,意識不清的緊急狀況下,只用了10分鐘就從2,000 萬份論文中精準判斷其病症,並找出最適合的療法治療成功。
醫師將患者的DNA資料交給Watson判讀,並斷定在原有療程中引發了「二次性白血病」,緊急變更化療配方順利讓患者狀況穩定,日本院方分析,若當時未能變更療程,患者很可能會併發敗血症陷入危機。這是一起透過AI搶救病人的案例。
邱仲峯表示,目前Watson能支援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胃癌、肺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直腸癌等8項癌症,北醫體系的患者使用Watson不需要額外付費,其他醫院患者只需自費1,500元的看診費就能使用這項資源,患者不用大老達跑到美國知名醫院,也可以得到即時且完整的治療建議。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富邦FUBON」LINE官方帳號登場 首創四家子公司整合性個人化服務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宣布共同推出LINE企業官方帳號「富邦F... |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外資迅速回補 上週對亞股買多賣少 最愛印度與南韓無懼美國貿易戰爭疑雲,外資上週迅速回補亞洲股市,對亞股買多賣少,除印尼與菲律賓外,對其它亞洲市場全數... | 人壽保險 臺大生壓力大屢傳輕生 團險有哪些保障?台灣首府大學──臺大,上(11)月正逢期中考周,卻連續5天內發生3起學生輕生憾事,9日先有歷史系女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