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醫療、健康保險
慢性腎衰竭(尿毒症)預防與保險
腎臟科主任 陳振文 | 2011.10.01 (季刊)

曾奶奶罹患糖尿病多年,腎臟功能因而受損,3年前開始洗腎,因為每週必須往返醫院3次,孩子們特別聘僱看護陪伴照顧。

躺在熟悉的血液透析室裡看著在一旁陪伴的看護,今年70歲的曾奶奶,眉宇間有著掩藏不住的憂慮。想到都在傳統產業工作的子女,這幾年來為了她的病和看護費用,花了不少錢。洗腎是未來一定要繼續下去的事,曾奶奶不知道這樣下去還要多久,很怕自己給孩子帶來的經濟壓力讓他們太辛苦…

洗腎,不醒的夢魘

即使台灣洗腎人口已超過6萬人,當「要洗腰仔」這句話從醫師口中說出的時候,仍然像轟天雷打得病患與家屬宛如世界末日。

負責排泄體內廢物、調節水分的腎臟,除了一天可以製造1,000至2,400ml的尿液之外,也兼負調節人體的礦物質、維持電解質、分泌荷爾蒙的重任。

這麼重要的器官生病初期卻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常被忽略,很多人未察覺血尿、蛋白尿、多尿、少尿、水腫等腎臟發出的呼救訊號。當腎臟功能受損而且無法恢復,就稱為慢性腎臟病。

如果抽血檢查腎功能,取得血清肌酸酐數值再換算為腎絲球過濾率(GFR)後,數值小於5ml/min,表示腎功能約剩下5%,合併噁心、嘔吐、嚴重貧血、喘等症狀,通常就是慢性腎衰竭,也就是需要進行透析醫療(俗稱洗腎)的時候。

當腎臟已經無法發揮原來的功能時,就必須靠機器代替。透析醫療的方式,分為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必須在醫院或洗腎中心進行,每週3次,每次約4小時,腹膜透析則可由病患在家操作,每天更換透析液4次,每次30分鐘。至於要採哪一種方式,除了考慮病人的需求與意願之外,也必須經過醫師判斷。目前仍以血液透析為主,2009年占率88%。

糖尿病與老化,國人洗腎主因

過去長期洗腎的費用拖垮很多家庭,負擔不起的人只好放棄。通常越先進的國家,政府越有能力照顧需要透析的民眾,例如1995年全民健保實施後,台灣能夠接受透析的患者人數便大幅增加。

目前台灣洗腎人口超過6萬人,以65歲以上人口為主。洗腎人口平均每年成長6%。近年發生率已有下降的趨勢,顯示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之後,進入透析醫療的人數已經有效抑制。

而糖尿病患與老年人則是台灣慢性腎臟病兩個主要族群。

勿信偏方,以免加速腎功能惡化

因為對洗腎的恐懼,有些病患一聽到醫生確診需要洗腎,馬上轉而尋求偏方,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更嚴重。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尚無任何藥物可以取代透析。如果有可以「治療」慢性腎衰竭的偏方,廠商早就可以把藥物賣給中央健保局,不必辛苦地尋找銷售管道;而且這個讓洗腎病人脫離洗腎機器的重大發明,還應該可以拿到諾貝爾獎。

拖延,可能造成無法復原的病變

有些被醫生診斷必須透析的病人會「落跑」,有些病人甚至消極逃避,直到昏迷被送急診才開始透析,反而讓病情與照顧變得很複雜。

目前需要透析醫療的病患,都持有重大傷病卡,透析與用藥都由健保給付,不必擔心醫療費用的問題,但是一方面因為無法接受必須洗腎的事實,另一方面,對於有工作的人「每週3次、每次4小時」洗腎,必然會造成重大影響,很多人因而無法繼續工作。

有些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病人,往返醫院洗腎,或在家做腹膜透析時還需要有人陪伴照顧。再加上交通費與時間成本,的確是難以估算的負擔。

因此有人能拖就拖,拖到沒辦法再說。但是拖延的結果會使得毒素在身體內堆積的時間過長,因此造成器官不可逆的病變,例如心肌病變、骨病變、風濕神經病變等,反而讓醫療變得很棘手,照顧與花費也更可觀。

高風險族群應每年檢查腎功能

腎臟疾病早期沒有特殊或特定症狀,有時覺得比較累、吃不下東西、血壓起伏不定等,也通常不容易讓人聯想到是腎臟生病了。因此定期做抽血及尿液檢查是有必要的。

尤其洗腎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糖尿病患、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曾抽菸、有吃中草藥習慣、已有家屬開始透析等,更不能忽略定期腎功能檢查,否則等到有症狀,通常都已到了腎臟疾病末期,屆時想不透析都不可能。

與慢性腎衰竭不同的是,急性腎衰竭只需要短期透析,讓腎臟功能逐漸恢復,就可以停止洗腎。不過仍須定期檢查腎功能,隨時掌握健康變化。

造成急性腎衰竭的原因包括出血過多造成腎臟休克、藥物中毒造成腎臟受到急性傷害等。

尿毒症的保險

重大疾病保險金的一次金,為洗腎病患找春天

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是最難從商業保險找到相對給付項目的保險。因為醫療技術的進步,洗腎病人洗了20幾年以上的大有人在,以提供身故給付為目的的壽險保單很難派得上用場。

而一旦進入洗腎階段,因為已經沒有住院、手術等治療行為,所以醫療險也愛莫能助。

唯一能給洗腎病患幫助的是在確診必須定期透析治療之後,就提供一筆保險金的重大疾病保險,依保單定義,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是指二個腎臟慢性且不可復原的衰竭,而必須接受定期透析治療。

洗腎對病患或家屬影響最大的是工作中斷造成的收入減少,以及需要看護陪伴時的額外費用。不過,只要確實定期透析,洗腎病患通常可以維持不錯的健康狀況,日常生活也都可以自理。因此一次金可以讓血液透析病患在兩次洗腎的空檔一圓人生夢想,例如旅遊,即使出國也可以事先安排國外的洗腎機構,而腹腔透析者,還可以自備透析液趴趴走。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臺銀人壽:與「星星的孩子」共度聖誕Party
臺銀人壽關懷自閉症星兒和辛勤耕耘的社福團體,董事長劉玉枝、副總經理吳君誠、總稽核吳淑蕙及愛心天使一行...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兩檔指數投資證券ETN 流通在外張數突破2.9萬張
富邦證券4月30日推出指數投資證券ETN,為市場唯一發行兩檔ETN之券商,兩檔指數投資證券商品分別為...
財經時勢
​新制勞退基金猛賺 千萬勞工每人平均可分1.6萬元
據勞動基金運用局截至今(2019)年8月底運用情形報告,新制勞退基金前8月收益數達1,876.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