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產險業去(二○一四)年雖然賺進一○五.五億元,但經營必須年年續保的業務,無時無刻不被客戶檢視,加上企業基於成本考量,必須經常檢討包括保費在內的各項費用,產險業必須時時思考如何創新商品與通路,才能開創新藍海。
抓準四大改變 看見產險商機
產險業始終無法跳脫殺價競爭與傳統市場飽和的困境,但曾在新加坡產險市場待了七年的美亞產物保險公司總經理林建忠,始終抱持樂觀開放的態度,他認為產險業要找到可以發揮的舞台,必須掌握社會環境的轉變,並從中思考如何提供更符合社會期望與履行社會責任的保障。
據林建忠觀察,目前大環境有四個改變:
一、社會的改變: 民眾的風險意識抬頭加上求償意識高漲,舉凡產品安全、公共意外、營運疏失等風險,以及所衍生各類企業、專業人士的賠償責任及法律訴訟費用,都是產險業可以從中尋找商品創新的機會。此外,愈來愈多民眾喜歡上網購物,很多商品也透過群組分享銷售,這種從過去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的消費趨勢,也值得產險業者留意。
二、科技的改變:
從網路到雲端,每個人的生活幾乎都脫離不了平板電腦、穿戴式裝置、手機、APP,連帶地資訊機密備受重視。近幾年,企業發生客戶資訊外洩的事件時有所聞,不論是信用卡號、醫療記錄或是銀行帳號密碼等,愈來愈多民眾的個人資訊遭受外洩的威脅,產險業如何提供資訊維護、安全與隱私等保障也愈顯重要。
三、環境的改變: 人類始終無法脫離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天災、環境汙染等造成的危機,而隨著經濟高度發展與人口成長,天災造成的威脅也愈來愈大。因應氣候變遷與環境變異的保險,包括天災保險以及再保險的安排技術,也必須與時俱進。此外,災後企業如何啟動復原機制及應變措施,讓營運迅速回到正常軌道,都是降低損害的方法,也是產險業可以提供保障的機會。
四、世界經濟體的改變: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曾說「保險應走出台灣、跨足海外市場!」今年一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國際保險業務(OIU)相關條文就對產險業有很大的助益,包括陸客在內的外國人可在台灣投保,有機會創造極大商機。此外,東協國家如印度、印尼、大陸、東南亞國家等正積極投入工程建設,加上中產族群日益增多,但保險滲透度仍不足,產險業可跨海外往這些新興國家推動商品,創造新商機。
規劃長期性商品 切合市場需求
林建忠最後強調,產險業應培養客戶重視保障內容,跳脫價格擺第一、風險擺第二的投保模式。他建議產險保障應和壽險一樣規劃長期性商品,以符合市場需要,例如工程完工後的專業責任險,以銜接捷運、建設等工程,才能避免發生事故時保障不完整的狀況。產險業彼此間也應共同研擬商品合理、妥適的規範,才能維持市場公平的良性競爭。
編輯推薦 | ||
公、勞、農、健保 要多「老」才領得到 退休金?
「老年給付」顧名思義就是年老退職時才能領取的保險給付,因此不夠老的被保險人是無法提出申請的。
... | 退休規劃 壯年對年改失信心 發現最可靠的竟是......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曾描繪過未來的藍圖,尤其是在不用工作的退休生活,更是讓人腦中不斷浮現多采多姿待... | 市場訊息 遠雄人壽:新推出「美金鑽美元利率變動型養老保險」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1月至8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1.38%,但央行指標利率為1.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