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人壽保險
提早報到的Baby可以投保嗎?
文/林淑真(保險公司核保人員) | 2005.10.01 (月刊)

少於28週出生的早產兒 易有身體缺陷

由於醫療照護技術的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大幅提高。一般身體結構正常且大於32週以上的嬰兒,出生體重應該會超過1.5公斤,如果沒有任何傷害,不但可以存活的相當好,而且不會有任何的缺陷。若在妊娠28週到32週產下的嬰兒,體重大約1.0~1.5公斤,大部份也會存活的不錯。但若小於28週,且體重小於1公斤的話,存活率就只有15~25%,而且存活下來的嬰兒會有很嚴重的缺陷,如腦室內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慢性肺疾病、視網膜病變及腸壞死等,這些缺陷容易使早產兒罹患神經動作、心智、語言發展遲緩,並且會影響到日後的學習能力與行為表現。

新生兒死亡率 早產兒佔80%

早產的發生率約為5%~10%,但早產兒死亡的機率卻佔了新生嬰兒死亡率的80%。一般懷孕37週以下的分娩就稱為早產,體重低於2,500公克稱為低體重兒(但體重小於2,500公克不一定是早產兒)。目前在台灣,早產兒約占6%~8%,極低體重早產兒(小於1,500公克)約占1%~1.5%。

一般而言,出生體重愈低的早產兒所面臨的問題通常愈多。為什麼會早產?雖然真正的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有下列危險因子的,比較容易發生早產的問題:有流產或早產的病史、子宮有問題如子宮頸閉鎖不全、未成年或高齡產婦、有前置胎盤或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或過少、懷孕間隔太密、抽菸、使用成癮藥物或酗酒、早期破水、有妊娠毒血症、多胞胎、胎兒先天異常等。

早產兒容易面臨的10大威脅

早產兒因為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未成熟,因此特別容易產生下列幾個問題:

1. 營養缺乏:早產兒因吸吮力較弱,因此在剛出生和一週內要先用胃管餵食,之後可餵食母乳或牛乳。目前有專為低體重兒所配製的奶粉,可幫助這些嬰兒有較好的成長。

2. 溫度穩定性差:早產兒的皮膚較皺且體重較輕,所以表面積和體重的比率較足月兒大,而且皮下的脂肪較少,在最初幾天會很快地從皮膚下失水,有了這些物理上的特質,使早產兒很難維持體溫恆定性。為了使早產兒所處的溫度能調節,一般皆置於保溫箱中或利用幅射熱如燈光,也可用衣服或毛氈蓋著。

3. 呼吸窘迫症候群:當早產兒一生下來,就必須面臨要用不成熟肺臟來呼吸的問題,但因為肺部還沒有成熟,因此它們所分泌的肺部表面擴張劑也不足,所以肺泡無法維持擴張的狀態而容易塌陷,造成所謂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4. 肝不成熟:早產兒的肝功能較不成熟,其生理性黃疸比較明顯,而時間也拖得較長,必須小心看護。除非必要,盡量少用交換輸血,因為早產兒的膽紅素升高比較容易造成核黃疸,而使腦部受到傷害。

5. 感染:皮膚是我們抵抗病菌的第一道防線,而早產兒不成熟且過薄的皮膚,就很容易遭受到病菌的侵害。另外,早產兒常需點滴注射或用呼吸器的輔助來維持生命,更提供病菌入侵的另一管道。一旦病菌侵入體內,因為他們沒有功能成熟的免疫系統來幫忙對抗這些病菌,因此很容易發生感染的問題。

6. 腸胃道不成熟:早產兒因為腸胃道不成熟,不只蠕動緩慢,消化能力也不好,再加上容易發生壞死性腸炎,因此餵食的進度必須由少量且低濃度開始,再慢慢視消化情況來增加。

7. 呼吸暫停:早產兒因為腦部的發育還不成熟,常常導致早產兒會發生呼吸暫停的現象。臨床上,可見到完全沒有呼吸的動作達20秒以上,或雖然沒有超過20秒但伴隨有血氧下降及心跳減慢的現象,常常需要外在的刺激才會回復自發性的呼吸。

8. 存開性肺動脈導管(是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這種動脈導管是介於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正常的寶寶在出生後,連接主動脈和肺動脈的導管會自動關閉,有些早產兒無法自動關閉或是關閉後又打開,常須要限制飲水量、藥物治療,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9. 聽力受影響︰極低出生體重的早產兒若早期狀況不佳,有可能造成聽力受損。

10. 其他方面的障礙:早產兒是在不被預期的情況出生,因此在出生時較易產生窒息,器官也較容易受傷,而且出生以後也常會有低血糖症,代謝性酸中毒,末梢水腫和煩躁不安,也可能因生產傷害和缺氧而有痙攣發生。同時早產兒也較易在醫療處理或在看護時造成傷害。

早產兒一定是保險公司的拒絕往來戶?

既然早產兒有這麼多合併症,若要購買保險,保險公司是否有承保的空間呢?一般保險公司對於早產仙子的定義即:於母體內未滿36週或出生體重未達2,500公克的新生嬰兒,這些早產兒若要買保險,則必須延到滿週歲且身體健康後,壽險公司才會考慮接受申請投保。由於早產兒依據其成熟度的不同,會比一般新生兒發生較多的疾病併發症,相對地保險公司的核保過程會比較嚴格,並有一套特別的核保作業規範。

那麼對於保險公司及臨床醫學而言,哪些早產兒屬於較高危險群?

1. 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或週數小於33週

2. 出生體重低於週數相對應曲線10%以下的早產兒

3. 週產期窒息

4. 新生兒痙攣病史者

5. 腦室內出血/白質軟化症

6. 重度黃疸

7. 特別的遺傳及代謝性疾病,如蠶豆症等

8. 重度的週產期感染

9. 母親懷孕期間服用藥物酒精、吸煙者

一般保險公司對於上述的早產仙子多採取延期承保處理,給予適當的觀察期,直到重量已達1,500公克以上、無異常、健康出院,並提供完整的出院病歷摘要及兒童健康手冊,方得有機會投保。而一般早產兒多會以加費方式承保,一直到觀察期過了,證實健康狀況均無任何後遺症後,方得有機會恢復以標準體承保。

接受適當醫療 早產兒也能正常成長

早產兒的誕生常讓一個家庭陷入不幸,但若能接受適當的醫療,早產兒也能正常的成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於降低早產的發生非常重要,如何讓準媽媽們對早產有更多的認識,在懷孕過程中能多關心留意是否有早產徵兆,並針對早產高危險群加強衛教並定期追蹤等,都是將早產風險降至最低的方法。








編輯推薦
公、勞、農、健保
勞保遺屬年金兄弟可以領嗎?
高雄許先生問:我哥哥去年因為意外身故。哥哥未婚、膝下無子,我們的雙親也都過世,我是他唯一的親人,因此...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三度榮獲最佳券商服務、最佳券商形象大獎肯定
富邦證券榮獲2015年消費者金融品牌大調查『最佳券商服務金質獎』、『最佳券商形象優質獎』,連續三年皆...
健康醫療百科
鼻塞難改善 整鼻手術可根治
一名20歲的年輕男性,因長期鼻塞、打呼困擾生活許久,至坊間診所接受不同藥物及鼻噴劑治療,但症狀緩解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