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強調可以靈活理財又兼具保障功能的投資型保單,推出不久就成了保險業的新寵兒。但是,這種含有投資風險、強調繳費與保單價值準備金都具相當彈性的商品,因為費率結構比較複雜,在經過一段熱銷期後,保險爭議也逐漸浮現。
今(94)年9月就有位張媽媽來電申訴,指她的小孩張大明(化名)今年6月中因車禍身亡,但7月中旬她卻收到C保險公司寄來的一張對帳單,經詢問後才知道,原來張大明在去(93)年6月投保了一張變額萬能壽險,保險金額為180萬元,每月定期保險費2,000元。張媽媽於是向C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不料卻被以該保單已停效為由拒絕理賠。
C保險公司表示,因為張大明從今年4月起都沒交保費,經催告也不交所以保單才會停效。針對這樣的說法,張媽媽認為若契約已經沒有效力,為什麼還會寄來對帳單,上面還記載著1,800多元的保單價值,而且從資料中看出來,在張大明死亡當月即94年6月份還扣了一筆210元的危險保費;對此,C保險公司表示該保單的設計是從第2年度起若未繳費保單才會直接從保價金中扣危險保費以繼續維持保險效力。但張大明在第10個月就沒繳錢,且經催告不成所以保單已經停效,不過C公司也承認94年6月扣危險保險費是他們的行政疏忽,但強調停效的保單確實沒有理賠的義務。C公司的說法合理嗎?
若從張大明所投保的商品條款來看,在保單的重要告知書中,的確有被保險人必須按期繳交第一年度的定期保險費,否則將導致契約停效的規定,而且規定要到第2年度才能挪用保價金來補繳死亡保費,這樣的規定與目前業界大多數的投資型商品,只要保單累積有保價金夠繳死亡保費,不管第幾年度該保單都不會停效的做法不同。
同樣都是投資型商品,卻因條款約定而產生賠與不賠的極端結果,對此負責投資型商品審查的保險監理人員表示,保險公司本來就能依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商品設計與規範,主管機關都予以尊重,但是必須跟客戶說明清楚,才不會產生爭議。
投資型商品不論內容與費率結構都跟傳統保單差異很大,保戶所繳保費中有多少是費用,多少是投資;定期保費沒繳會產生甚麼樣效果等⋯⋯都必須在訂約時就跟保戶好好解釋清楚,否則很容易引發糾紛。張媽媽的個案或許只是投資型商品糾紛中的冰山一角,消費者要買得安心、保險業務員要賣得放心,事前的用心還是最好的方法。
| 編輯推薦 | ||
市場動態 貧富差距7.75倍歷史次高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100年家庭收支調查,全國每戶平均可支配所得為90.8萬元,較99年增加2.1個百... | 市場訊息 和泰產險:銀髮族投保不缺席 助退休人員終老享保障銀髮退休族群往往年齡已屆60歲以上,家中子女也多各自成家立業,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統計,202... | 市場訊息 明台產險:有關臺北徐立信市議員今日召開車險理賠爭議記者會事宜有關臺北徐立信市議員今日召開車險理賠爭議記者會事宜,三井住友海上集團明台產物保險經內部確認,本案各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