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最近翻開報章雜誌或保險公司的內部刊物,「投資型商品」肯定是曝光率最高的字眼,其中更不乏冠以「未來保險商品主流」之類的聳動標題者,彷彿投資型商品是突破壽險公司經營僵局,或壽險業務員行銷瓶頸的救命仙丹。
姑不論投資型商品未來會不會成為挽救壽險市場的救星,我們要問的是,究竟誰決定某一種商品會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是政府主管機關?是保險公司?是業務員?是商品本身的口碑?還是消費者?雖然每個環節或多或少都有些許影響,但我們相信,最後還是消費者的抉擇,決定了商品的生命週期。
不論對哪一種商品,消費者固然有一時盲目甚至盲從的可能,因此預定利率調降,造成低保費保單停售前的熱賣行情,與百貨公司特惠期間的搶購風潮,其實並沒有兩樣。但是激情總會過去,當消費者冷靜、理性的檢視自己所購買的商品之際,滿意與否的感覺才會赤裸裸的浮現。而會不會再次購買、會不會轉介親友同事,或者會不會到處傳述自己如何被誤導的慘痛經驗,都是在購買後、甚至體驗過後,才會產生的反應。
在百貨公司週年慶衝動買下專櫃小姐極力推薦的商品如此,因為保險業務員說是末代高預定利率保單而投保的壽險,又何嘗不是如此?因此,就算是因為停售行情而紅極一時的壽險保單,也唯有在消費意識回歸保險基本面之後,真正的滿意度才能塵埃落定。
所以,商品能不能、會不會成為主流,就算媒體的宣傳或渲染可以發揮一定程度的催化作用,但是最後還是決定在消費者的想法。尤其在資訊取得如此多元的現代社會,更是如此。
將在年底記者會及明年一月份現代保險雜誌公布的「全國優良壽險公司排名暨消費者保險購買行為年度大調查」,就是以問卷方式探索消費者對保險商品、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想法,以及未來的投保意願。
從現代保險雜誌這項創刊十三年來,連續第九年執行的全國性大規模問卷調查,我們不僅發現消費大眾保險觀念的演變,也清楚看到某一種保險商品或保險公司人氣指數的消長。當然,在今年已經按既定進度進入緊鑼密鼓階段的調查中,我們也特別試著為投資型商品能否成為市場主流找答案。
就像選舉一樣,所有的候選人都必須為爭取當選的機會造勢,任何一家保險公司也都必須為公司的知名度、形象或準備推出的保單做宣傳。造勢或宣傳未必能夠直接換得選票或要保書,但多了解選民或消費者的想法,卻一定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少花很多冤枉錢。因為我們相信,最後決定甚麼是主流的,一定是消費者!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腦血管爆裂溺死 法官:意外!冷死了!冬天一到,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大增,不時傳出民眾中風、心肌梗塞的案例,今(103)年初天氣異常... | 人壽保險 感謝理賠工作讓她參與保戶的人生關於工作,你追求的是什麼?金錢?還是自我實現?
對於法國巴黎人壽理賠部資深經理黃培玉來說,她重... | 人壽保險 自來水管含致癌重金屬 管線老舊難究責新北市議員金介壽11月18日下午與永和「尚林苑」社區周姓副主委,帶著永和區一個已使用20年的自來水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