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沒有刺的玫瑰
文/黃秀玲 | 2002.02.01 (月刊)

每年在執行消費者問卷調查時,總是迫不及待想知道,過了一年,民眾對保險和對保險公司的想法是否有所改變?

雖然有時就整體結果來說(例如某家公司在某一項目的排名)並沒有改變,但長期細細觀察其中許多數據,早已學會從一些微弱的訊息中,嗅到改變的先兆。

其實不論看政黨輪替、看股價漲跌、看產業興衰或個人沉浮⋯⋯,果真天下事無所不變。難怪有人說,人間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甚麼事都會變」。民眾對保險商品的想法、對個別保險公司觀感,當然也不例外。

民眾的印象不是一朝一夕得來,改變當然也不會在霎那間形成。但是保險公司若沉溺在某些自己想像的「理所當然」中,就不容易警覺到對手已經悄悄的擄獲了民眾的心,也感應不到民眾行為的改變。

就好像過去,「玫瑰多刺」幾乎是一種真理。玫瑰花梗上的「刺」不但不影響世人對它的喜愛,甚至還為它的魅惑加了不少分。因為玫瑰花那傲視群英的美麗,以及做為愛情的代言人無可撼動的地位,讓買花的人不計較它的昂貴,賣花的人甘心忍受它那足可讓人血流如注的硬刺。

沒有人因此懷疑它的地位,更沒有人想到,它應該改變。

但是,曾幾何時,許多玫瑰不再有刺。不是因為它經過花店費時費事的處理,而是經過專家或花農長期改良。「無刺」變成這種玫瑰的賣點。

話說回來,在百花中一直獨獲眾人青睞的玫瑰,為甚麼需要被改變?道理很簡單,在越來越多的進口或新品種花卉湧入市場之後,似乎已經沒有甚麼花,能夠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玫瑰花也不例外。

花農必須想辦法讓自己栽培的每一種花的缺點減到最低,優點則必須強化到極限。而玫瑰花若還是昂貴、帶刺又會傷人,那麼它所能提供的視覺、嗅覺和感覺的滿足,是經不起其它花卉的挑戰的。

何況透過媒體的渲染和商業手法的推波助瀾,商人要為各種不同的節日或心情塑造代言花卉,逐步取代玫瑰「花中龍頭」的地位,其實是很容易的。

就算是種植一朵一、二十塊錢,在花瓶中只有幾天生命的玫瑰花,花農都必須隨著競爭者和民眾的好惡,徹底讓「產品」脫胎換骨,才有機會在百花爭鳴的市場繼續保持競爭力,何況是保障客戶一生一世,甚至照顧客戶兩、三代的保險與保險公司!

而從每一年的調查結果,也不難發現,民眾對保險的想法與購買行為都在變,如果保險公司沉迷在自己的既有優勢,或一直﹁以不變應萬變﹂,或想變卻沒用對方法、走對方向,終有一天,它會成為帶刺的玫瑰,雖然繼續保有難以自棄的驕傲,卻失去人氣與市場。

幸好,商場上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連玫瑰花,都可以放棄它最獨特的刺,可見浴火若能重生,何嘗不是最珍貴的契機?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吃成藥 到底有沒有效?
感冒、生病了,你會去看醫生,還是去藥局買藥?根據統計,台灣民眾生病時,有三十六%會選擇自行買成藥吃,...
財經時勢
出刊快訊!7+8月號《現代保險》雜誌 三大精彩主題 一次看
全球正進入一個VUCA的時代,充滿著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
財經時勢
防疫險財務危機如何解?
被外媒《華爾街日報》嘲諷如一場賭博的防疫險保單亂象,在核保、續保及理賠等相關爭議逐漸化解,百萬張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