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2013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3萬人,預估未來平均每天增加約38人。隨著全球人口快速老化,台灣預估2018年將邁入高齡社會,大約5年後,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將突破3百萬人,但年紀大是否就會罹患失智症?平常容易忘東忘西,是不是失智的症狀之一?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在《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中表示,失智症雖然在老年人居多,但也有在65歲以前發病的早發性失智症,最年輕的曾有30幾歲罹患失智症的病例,因此,失智症並非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此外,失智症其實是大腦全面功能退化的疾病,不僅指記憶力的退化,還包含語言、空間概念、計算、判斷、執行等能力的逐漸喪失。
失智症雖與遺傳有關,但家有失智長輩者無需過度擔心。王培寧指出,以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為例,遺傳性造成的比率約僅5%,中風、腦傷等造成的失智症則與遺傳不相干。「如果家中的長輩80歲以上罹患失智症,代表家族遺傳的可能性不高;但若家族中多人在60歲以前發病,那麼,只要有失智的症狀,即應趕緊就醫檢查。」
失智症早期有哪些重大的警訊?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分享了以下的順口溜「近的記不住,舊的一直講」、「躺著睡不著,坐著打瞌睡」、「到處漫遊走,出門就迷路」、「東西一不見,直覺被偷走」、「問話重覆說,行為反覆做」、「情緒欠穩定,憂鬱最早現」、「當面對質問,謾罵攻擊出」。
王培寧強調,失智症並非是完全無法治療的疾病,倘能越早發現,即可經由藥物治療,特別是危險因子的控制,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等,均能有效減緩記憶、認知等功能的退化速度。
失智症的預防,從年輕時應避免抽菸和頭部外傷、多培養嗜好興趣、多運動;40歲以後步入中年,要注意自己的三高、代謝症候群等健康問題;此外,「活到老要學到老」,持續再教育,也就是多動腦,則是很重要的保護因子。
王培寧表示,失智患者從開始有症狀到死亡,大約是8到10年,而從輕度、中度到重度病程各約占3年,臥床通常是最後3年,但失智患者從輕度就需要有人照護,只是不同的病程階段有不同的照護需求。
由於失智患者的照顧是相當嚴苛的考驗,家屬需要學習懂得照顧的技巧,包括善用日間照顧中心、瑞智學堂資源,幫失智的家人安排活動等,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能有效延緩病情的惡化。
南山人壽產品發展暨行銷資深副總王瑜華指出,據估計到民國145年,大約會有72萬的失智人口,平均每100人當中約有4人失智,因此,大家應提早準備,做好長期看護保險規劃,藉以分擔長期照護費用,有助於提升失智病患家庭的生活品質。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南山產物:溫馨五月「千萬必買」!「金千萬」個人責任險平均每日5元銅板價 讓歡聚時刻沒想到的意外 隨時隨地都有保障溫馨五月是歡聚的時節,不論是女神們寵愛自己到百貨公司化妝品或珠寶專櫃血拼、全家人帶媽媽一同外出吃大餐... | 市場訊息 富士達保經:台中十二區部號召淨灘行動 守護海洋 環境永續富士達保經為落實企業ESG永續理念,除了全面啟用AI系統運作及數位金融服務,致力達到行政作業無紙化外... | 調查&排名 全國民眾最推崇壽險公司 大揭曉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自1994年開始執行「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排行榜調查」迄今進入第21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