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健康醫療百科
做愛做的事異常出血,發現子宮頸癌
| 2011.01.01 (季刊)

子宮頸癌篇

高宜貞(化名)48歲,做冰品流動販售工作,經常把一擔擔又重又冰的飲料挑上工地,逐層販售給工人。工作雖然忙碌吃重,但高宜貞身體一直很好。

6年前高宜貞發現陰道異常出血、分泌物有異味,到附近診所檢查,醫師建議她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檢查後發現是卵巢肌瘤,隨即安排手術切除,醫師再三叮嚀出院後要多休息,不要太累,但高宜貞想既然肌瘤已經拿掉,也沒有特別覺得不舒服,於是出院後一週,她就再度投入又累又繁重的勞力工作。加上家在中部,北上看診很耗費時間,所以也沒再定期回醫院追蹤,就這樣過了5年。

不過她每年還是會到住家附近的診所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所幸一直沒檢查出異狀,去年她就沒再繼續做抹片,當中曾經出現過類似停經現象,但高宜貞自己猜測可能是更年期,所以也沒特別在意,直到今年有一天突然大量出血,到診所看診又發現不規則腫瘤,醫師說必須到大醫院做切片。她於是到台北第一次開刀的醫院回診,高宜貞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第二期。

高宜貞的父親患有膀胱癌,姐姐做過子宮肌瘤手術,屬於癌症家族遺傳的高危險群。但是高宜貞總是想,她每天把這樣耗體力的勞動當做運動,飲食也很清淡,吃的又是自己種的蔬菜,無毒無農藥,身體一定很健康。所以當醫師告訴她病情時,她非常錯愕。她回想過去5年當中,與老公行房後經常發生異常出血的狀況,但因羞於啟齒,既不敢跟老公說,也不敢去看醫師。沒想到原來是子宮頸癌作祟,而且已經是第二期。

醫師很快幫高宜貞安排手術摘除淋巴、子宮和卵巢;術後接續進行3週1次、每次2天1夜,共3次的化療,完成後再評估是否接受放療。治療可能會有的副作用,她一樣也沒少。

高宜貞說,經過這一場重病,她感受最深的是女性往往不知道如何面對私密問題,她自己就是最不好的示範,明明早有症狀,又不好意思講,覺得不舒服就默默忍著,這些都是未能早期發現癌症的原因。6年前摘除卵巢肌瘤之後,又未遵醫囑,偷懶忽略回診的重要性。她說如果一直都讓熟悉自己病情的醫師定期追蹤,就有機會發現細微變化,及早發現病變。

她說,任何一次貪圖方便或產生得過且過的念頭,都可能讓自己錯失求生的機會。

她也發願,等她康復後一定要幫助他人,也要常與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幫助更多人留住健康。

第一大婦癌,最容易早期發現

子宮頸癌是最容易早期發現的婦癌,很可惜的是無論發生數與死亡數,子宮頸癌都是排名第一的婦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最主要的篩檢方法,雖然檢查過程並不會疼痛或不舒適,花費的時間也不會超過6分鐘,但仍有許多女性朋友沒有勇氣褪去褲褲躺上檢查台。

只要做抹片,就可以早期發現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醫師說,很少癌症可以像子宮頸癌這樣,只要定期做抹片檢查,就可以早期發現,而且子宮頸抹片不僅可以發現原位癌(零期癌),還可以發現零期之前無任何症狀的上皮病變。他呼籲只要是有性經驗的女性,不管幾歲,最好每年定期接受一次抹片檢查。中央健康保險局也提供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一次免費檢查。

子宮頸癌早期發現,預後很好,如果是原位癌只要在門診做錐狀切除,且治癒率可達100%。此外,已經停經或年紀較大的婦女也不可忽略抹片的重要性,因為子宮頸癌跟很多癌症一樣,罹患的年齡無上限,超過90歲的老人家也未必安全。

與病毒感染有關,可施打疫苗

研究證實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因此9歲到26歲的年輕女性可考慮施打子宮頸癌疫苗,約可有6~7成的保護力。這種疫苗剛上市時每劑約4,800元,目前約3仟元,需施打3劑,必須自費。

不過這種疫苗對已感染HPV病毒或已有癌前病變者並無療效,因此即使已施打,未來仍舊必須定期做子宮頸抹片。

16歲之前就有性行為,罹患率較高

子宮頸癌既然與病毒感染有關,而感染的主要途徑又是性行為,因此常被認為與性行為和伴侶有關。男性如果感染病毒,性伴侶就可能被感染。而性伴侶越多的女性,被感染的機率當然也越高,因此安全的性行為是預防方式之一。

有統計指出,性伴侶超過5人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比其他女性高出很多。反之,完全沒有性行為的女性卻未必百分之百安全,事實上也有罕見的案例是沒有經過病毒感染而罹患子宮頸癌的。

此外,因為人體的抵抗力會隨年齡增加,年輕的女性抵抗力較弱,被感染的比例較高,據統計16歲之前就有性行為的女性,子宮頸癌的罹患率明顯高於16歲之後才有性行為者的年輕女性。

以手術治療為主,放化療為輔

子宮頸癌是以臨床檢查決定分期,也就是根據骨盆腔內診、陰道鏡、切片、錐形切片、膀胱鏡、直腸鏡、腎盂靜脈X光攝影等檢查,判定為第幾期。第1期與第2期a以手術治療為主,將子宮頸包括淋巴腺等都割除,發現得較晚的則以放射治療為主再加化學治療,以提高療效。子宮頸癌的放療,相較於其他部位的癌症要來得不舒服,因為放療線必須以特殊的管道送到最接近病灶的位置,停留10~20分鐘,待釋放足夠劑量再收回放射線源。

不正常出血,應立刻就醫

子宮頸癌雖然最容易早期發現,但主要還是得靠女性朋友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其中不正常出血是最明顯的警訊,包括兩次月經之間的出血、性交後疼痛或出血以及分泌物呈現黃色或帶有血絲,都應該立即去看婦科醫師。

高宜貞的保險,一張日額1千元的醫療險

在高宜貞罹癌之前,她從來不知道癌症保險是需要另外加買的險種,她以為醫療險就是因應所有疾病包括癌症在內的保險。所以她10幾年前投保時,就只買了一張日額1千元的醫療險。在她因為摘除卵巢肌瘤住院時,也確實領了5千元的住院保險金。

但是等到發現子宮頸癌,聽同一病房的病友提起才知道,原來防癌險可以與醫療險互補卻不能彼此取代。 雖然子宮頸癌包括手術化療等龐大的醫療費用大多由健保給付,加上那張醫療保險的理賠,讓高宜貞的經濟負擔減低不少,但是她說,如果早一點了解更多保險,她的抗癌過程應該會更沒有壓力。

能夠順利走過這段治療,而且到目前狀況都恢復得還不錯,她很感謝幫助過她的朋友、家人,還有每一位參加健保、繳納健保費的人,因為她實在用掉不少健保資源。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央行暗示升息 利變保單有商機
央行總裁彭淮南暗示升息時刻將近,但壽險保單預定利率不確定何時調升,能適時跟隨市場利率水準浮動調...
市場訊息
喜憨兒基金會:「從心出發 憨愛Go Far」愛心餐盒長期募集計畫開跑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推展智能業務全應用 保戶中心與行動創新齊進 「M+智能機器人」助業務員一臂之力
根據《2019全球保險業風險調查報告》顯示,在商業和科技現代化的迫切需求下,「科技風險」成為全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