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現代看保險
保費懸崖
| 2015.01.01 (月刊)

類定存保單停售後,壽險業者最擔心的保費懸崖終於發生了。

二○一三年台灣人均GDP是新台幣六二.四萬元,以匯率換算後是二.一萬美元,若以十分之一收入規劃保障,每年保費支出約是二一○○美元。

台灣人的保費支出占GDP國內生產毛額(亦即保險滲透度)的比例,已經連續七年拿下世界第一,二○一三年達十七.六%,其中壽險十四.五%、產險三.一%;而每人平均保費支出(保險密度),合計三八八六美元(壽險三二○四美元、產險六八二美元),超過最適支出二一○○美元八五%。這些超出的保費,絕大部分都放在儲蓄性保單上。

金管會希望壽險回歸保障需求,勢必得在新契約保費做出犧牲。類定存保單停售期一過,去(二○一四)年十一月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為六二九.四七億元,不但較前年同期銳減三十四%,也創去年單月新低,雖然全年仍有機會突破二○一三年一兆一○六三億元的水準,維持正成長,但一家國內前三大壽險公司高層就大膽預測,若無新替代商品出現,今年全年新契約保費將降至七、八千億元,只剩下不到七成的水準。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二○一四年一~九月壽險業保險給付約為一兆一五六二.七億元,較二○一三年同期增加二八.○五%,可以預期,累計到十二月底保險給付將大於保費收入。而今年收進七、八千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根本不足以支應保險給付,保險業勢必出現流動性風險。

保費懸崖使壽險業出現「現金流量」危機,去年保險給付將高出新契約保費收入,保險業資金運用只能靠續期保費支撐。壽險業一直是不動產及股市的大金主,政府也釋出利多積極引壽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一旦出現保費懸崖,直接影響可運用資金及投資動能,房市、股市表現可能將與保費一樣進入冰河時期,甚至使整體經濟陷入衰退。

看見數字發出的警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終於表達「一味用圍堵的方式並不合適」,並指示保險局和保發中心研議新的商品,要用疏導方式,讓龐大的保險資金有去路。

保費收太少會有流動性風險、收太多有資金去化問題。主管機關政策如何擬定才不會進退失據,如同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控制火喉」絕對與選擇食材、配色、調味同樣重要。火勢過大,釜底抽薪雖然可以「止沸」,但下手過重可能會直接「熄火」,想要重拾熱度還得另起爐灶。從冷鍋到沸騰,需要多少時間誰也沒有把握。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保險業務員報稅 先釐清所得類別
保險業務員申報所得稅必須先釐清所得類別,否則就會面臨被國稅局要求補稅的風險。 業務...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台灣Pay」民營銀行也搶加入全家、OK上線享8折
「台灣Pay」今在行動支付市場又往前跨了一步,國內四大便利店的全家便利商店與OK便利商店也加入「台灣...
市場訊息
華南產險:迎接櫻花季~華南產推『日韓賞櫻旅綜險限定專案』
初春賞櫻去!日本、韓國是國人最愛旅遊的國家之一,每年3-5月花團錦簇的櫻花季更是浪漫花見,吸引許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