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海外旅遊突發狀況與旅平險爭議
文/穆震宇 | 2010.02.01 (月刊)

隨著國人保險觀念提升,不論安排國內外旅遊、因工作需要往返兩岸三地,或者前往海外出差,事先向保險公司投保旅行平安險,加強短期保險保障的做法,已蔚為風氣。

產、壽險公司幾乎都有推出旅行平安險或旅遊綜合保險,民眾在投保時,該如何選擇?海外就醫的代價到底有多高?哪些是海外旅遊經常發生的狀況,以及投保旅平險可能產生的理賠爭議?

旅平險加強短期保障與傷害險不衝突

因工作需要,時常當「空中飛人」往返台灣、大陸兩地的台灣人壽駐會董事林文英,平時就已經做好各種保險規劃,不過每次出差前,他仍會另外投保旅行平安險,甚至抵達機場後,還要再到保險公司設立的投保櫃台買張旅平險。

林文英笑著解釋,因本身職務的關係,到機場買旅平險,主要為了瞭解公司投保櫃台的服務狀況。不過他也表示,雖然每次出差都只有短短幾天,但是旅途中難保不會發生甚麼樣的意外狀況,因此即便已有完整的保險保障,在踏出國門之前,他仍會買張旅平險求心安。

旅平險是傷害險的一種,因為天數短,有人在計算過後發現相同條件下,旅平險保費比傷害險還貴,因此提出平時已有投保傷害險,就不必再加保旅平險的說法。

林文英對此論點頗不以為然的表示,旅平險的功能在於加強旅遊期間的風險保障,且大部分民眾礙於保費,平時不太會買到保額高達一~二千萬元的傷害險,但是相同保額、保障期間只有短短幾天的旅平險,保費卻便宜許多,因此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旅遊不便險應納入保障範疇

去(九十八)年底完成更名的美亞產險董事長魏寶生,則是利用這次難得的年假,替全家人規劃一趟海外旅遊,他也幫全家人投保了涵蓋旅遊不便險、旅遊責任險、意外身故、傷害醫療及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的旅遊綜合保險。

魏寶生說,前往海外旅遊,加強意外身故及傷害醫療保障只是旅平險的基本款,除此之外,在旅遊過程中,也必須考量到可能發生的突發疾病、班機延誤、行李遭到航空公司作業延滯、重要文件遺失,甚至動用到緊急救援等狀況,這些都是規劃旅平險時,應該預先納入保障範疇的。

魏寶生以個人經驗為例表示,曾經有一次前往國外出差時,行李遭到航空公司延誤,偏偏隔天開會要穿的西裝也放在裡面,結果只好自掏腰包在當地購買一套新的西裝。針對這筆額外開銷,他在回國後寫信給航空公司求償,但未獲得回應。他說,像這種狀況,只要投保產險公司的旅遊不便險就在保障額度內能獲得理賠。

有無海外急難救助投保前問清楚

兩位保險界大老出差、旅遊時,選擇支持自家商品自然無可厚非,只是一般民眾在面對琳瑯滿目的產、壽險公司旅平險及旅綜險時,該如何作決定?

林文英指出,旅平險與旅綜險都是屬於短天期保險商品,因此一般人在投保時不會考慮太多,通常會向熟悉的業務員,或者最先接觸到的旅平險投保窗口購買。只不過,每家公司旅平險包含的保障項目及附加服務仍略有差異,例如有些公司只有海外緊急諮詢服務,並未與國際救援機構簽約,提供實質的海外急難救助,消費者在投保前還是要仔細詢問清楚。

儘管有各自支持的商品,林文英與魏寶生一致認為,天有不測風雲,不論投保旅平險還是旅綜險,一定要納入傷害醫療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這兩種保障。魏寶生說,多了這兩項保費不會增加多少,但保障卻可以更週延。

小手術花費廿六萬海外醫療貴得嚇人

出國旅遊行程規劃較為緊湊,特別容易發生跌倒、車禍等意外事故,或者因為旅途勞累,導致身體虛弱而引起感冒,以及水土不服引發腸胃炎等疾病。林文英說,一旦必須在海外就醫,就要有荷包大失血的心理準備。

他舉例指出,日前一位醫療公會成員在美國進行考察時,不慎跌倒造成右手小指第一關節骨折,到醫院急診,不過縫了二針,再打個消炎藥,就要花費二千元美金,另外再加上四百五十美元的醫師診療費,被轉送到骨科後,又花了六千元美金的醫療費用。

林文英說,雖然只是一個小創傷,醫療費換算下來已超過台幣二十六萬元,由此可見國外就醫的昂貴代價,以及花點小錢附加傷害醫療險與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的重要性。

半年內未就醫、痊癒後復發  皆為突發疾病

一般醫療險都有三十天等待期的規定,附加在旅平險底下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也有類似規範。不過,林文英表示,保險公司考量到旅平險承保的是短期風險,因此在認定時較為寬鬆,只要被保險人在海外發病前一百八十天(也有公司規定九十天)內,未曾接受過相關治療,保險公司就會認定是突發疾病,並且支付醫療保險金。

魏寶生則補充,如果是在保險公司規定天數內曾經發生過的疾病,經治療後已完全痊癒,結果在海外旅遊期間,老毛病復發,仍被視為是被保險人的突發疾病,保險公司同樣會支付醫療保險金。

前往戰區及疫區 保險公司拒保

保戶在填寫旅平險或旅綜險要保書時,都會被要求告知旅遊地點,是否表示保險公司在辦理核保或理賠時,會將旅遊地點納入考量?

林文英點頭表示,旅平險的保費低、保額高,如果保戶前往旅遊風險太高的國家或地區,業者在核保時就會慎重評估。一般而言,被保險人只要不是前往戰區或疫區,保險公司應該都不會拒保。不過,他也提醒,如果在海外從事某些高危險性活動,可能就會被列為除外或不保事項,保戶要特別注意。

意外地點非旅遊地點 易生理賠糾紛

至於買了旅平險後,被保險人沒有實際從事旅遊活動,卻在保險期間發生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會不會理賠?

對此,魏寶生表示,地點告知是旅平險理賠的重要依據,如果沒有實際從事旅遊活動,結果不巧發生意外,在賠與不賠之間難免會引發各種聯想與疑議,目前實務上也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保險公司會依個案是否符合意外狀況,決定理賠與否。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10月乳癌防治月 乳房檢查這樣做!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全球各地紛紛繫上代表性的粉紅絲帶,響應國際乳癌防治,以愛與關懷鼓勵女性珍視健...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打造全台及離島13座海廢藝術牆 邀民眾實地走訪 響應永續行動
全民瘋出遊!近年隨著氣候變遷和永續意識攀升,永續風潮也颳進旅行浪潮中。南山人壽長期倡議海洋永續,不僅...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富邦金控及旗下富邦人壽、富邦產險九連霸 蟬聯「最嚮往企業第一名」四冠王
富邦金控九連霸財金保險系所畢業生心中最嚮往的企業榜首!現代保險教育基金會6日公佈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