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嘉義林先生問:
去年十二月,我父親吃飯時不慎被蛋黃噎到,送醫急救後雖暫時恢復生命跡象,但一直昏迷不醒,半個月後撒手人寰。
事後我向C產險公司申請傷害險理賠,該公司卻表示我父親十多年前曾罹患鼻咽癌,吞嚥功能受損才會噎到,並且說我父親經過急救後一度恢復自主呼吸,代表噎到對死亡無直接影響,死亡相驗證明書上檢察官也勾選病死,種種條件都不符合意外險理賠範圍,因此不理賠。
請問保險公司這樣做是否合理?我該如何爭取我的權益?
中心顧問協助:
傷害險俗稱意外險,承保時只看職業風險等級,保費也很便宜,像林先生父親一樣年逾七十又曾罹患癌症者也能投保,頗受民眾青睞,民國九十二年主管機關開放產險公司經營傷害險後,商品更趨多元,由於一年期的傷害險本來就不保證續保,加上產險公司提供的費率較低,近年來搶走壽險公司不少生意。
傷害險只理賠意外傷害造成的身故或殘廢,其中,保險法對意外的定義為「非由疾病引起的外來突發事故」,例如車禍當場死亡等,但像林先生父親一樣,身故的原因除了意外,還看似與疾病相關時,就容易產生理賠爭議。
因噎到或鼻咽癌致死?傷害險理賠關鍵
從病歷摘要來看,林父送到醫院前已沒有心跳,直到急救人員取出蛋黃,並插上呼吸器,才恢復生命跡象,轉入加護病房照顧,但病情持續惡化,相隔兩周即因敗血及呼吸性休克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身故。
檢察官開出的相驗屍體證明書中,死亡方式勾選「病死或自然死」,「直接引起死亡原因」填寫「敗血及呼吸性休克」,而引起敗血及呼吸性休克的原因則為吸入性肺炎,後面又補充食物嗆入呼吸道的慢性症狀導致,在「其它對於死亡有影響之疾病或身體狀況」的欄位中,填寫鼻咽癌患者。
換句話說,林父噎到後雖然因急救恢復生命跡象,但曾罹患鼻咽癌、身體抵抗能力差,而導致吸入性肺炎惡化身故。
C產險公司則指稱,鼻咽癌患者放療後造成的吞嚥功能受損,才是林父噎到的主因,且相驗屍體證明書記載的並非意外死,死亡主因也不是噎死,因此主張不理賠傷害保險金。
鼻咽癌病患噎死,傷害險不賠?
林先生表示,父親罹患鼻咽癌是十年前的事,放療結束後除了身體較虛弱以外已無大礙,近幾年來只需每年回診檢查一次。
雖然鼻咽癌治療確實可能導致吞嚥困難的後遺症,但是,吞嚥功能可透過復健改善,患者噎到的機率以放療結束初期最高,之後機率會隨著時間經過減少,而過去林父從來沒有因為噎到送醫的紀錄。
依照C產險公司的說法,只要是鼻咽癌的患者,日後不慎噎到身故,傷害險一律不予理賠,卻未考慮到鼻咽癌所致吞嚥困難會因時間經過而有所改善,對保戶並不公平。
再者,檢察官在死亡方式的判斷上,勾選意外死的條件與傷害險所稱的意外傷害並不一致,換句話說,檢察官勾選意外死,不代表傷害險一定能理賠,例如,熱衰竭致死,在相驗屍體證明書上就會勾選意外死,但在沒有人為因素干擾的情況下,熱衰竭大多是因為死者個人體況而導致,並不符合外來、突發、非疾病等條件,因此傷害險並不理賠。
反之,當檢察官勾選病死或自然死時,也不代表導致被保險人死亡的原因不符合傷害險理賠條件,以本案來說,雖然林父是因為吸入性肺炎導致敗血及呼吸性休克身亡,但是最根本導致吸入性肺炎的原因是食物嗆入呼吸道,符合傷害險的理賠要件。
一度恢復自主呼吸,死因就與噎到無關?
在中心顧問與C產險公司理賠人員溝通後,該公司又表示,林父送醫急救後一度恢復自主呼吸,至此噎到造成的傷害影響已中斷,最後林父是因為鼻咽癌身體虛弱,不敵病魔而身故。
現代醫學技術發達,透過氣切插管、葉克膜等儀器維持患者生命跡象並不困難,即使患者一度恢復自主呼吸,也不代表先前噎到所造成的傷害就沒有影響,如同車禍傷患昏迷後經急救一度清醒,之後卻因內臟嚴重受損而死亡,不能就此認為車禍不是死亡主因。
按照C產險公司的說法,除了因意外事故當場死亡或急救無效之外,所有經過急救後一度回復生命跡象,最後病情仍惡化身故的意外傷害案件,被保險人恐怕都無法獲得理賠。
噎到占八成死因,傷害險只賠八成?
後來,C產險公司拿病歷摘要、相驗屍體證明書等資料徵詢法醫意見,獲得的回覆是,噎到至少占死因的八成,而鼻咽癌不過是加速死亡過程的次要因素。
於是C產險公司表示願意理賠八成保險金。
然而,傷害險是採取主力近因原則決定是否理賠,除非死因有明顯的爭議,需要雙方協調理賠金額,否則只要證明意外傷害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保險公司就應全額理賠,C產險公司的做法顯然站不住腳。
中心顧問最終爭取到九成保險金
經過中心顧問多次爭取後,C產險公司與林先生最終達成協議,以保險金額九成計算,最後一共給付四百五十萬元的傷害保險金。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耐心傾聽、值得全心信賴 幫助病患重拾尊嚴的良醫(下)興趣與工作結合 自然就能樂在其中
看診及協助復健已經讓陳冠誠忙碌不已,但他還經常到處... |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推出「輪轉e夏」活動 鼓勵保戶申請e化全球暖化問題日遽嚴重,節能減碳已是全球公民刻不容緩的責任,根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最新《2022淨零... | 市場訊息 壽險公會:針對壽險公司流動性之說明關於近期媒體指稱壽險業入不敷出加劇、現金告急,茲回應說明如下:
1. 壽險業保費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