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從美國保險業CEO遭槍殺案看台灣健保的價值
文/編輯部|《現代保險》雜誌  | 2024.12.16 (新聞)

美國發生槍擊案並不稀奇,但最近紐約曼哈頓的一起槍殺案卻引發廣泛關注。死者是美國聯合健康保險(United Healthcare)執行長湯普森(Brian Thompson),兇嫌為一名26歲男子。據報導,案發現場的子彈殼上刻有「拒絕」(Deny)、「抗辯」(Defend)及「廢黜」(Depose)等字眼,據說是美國人在申請保險賠償時常遇到的字眼,加上死者所任職的是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因此警方相信行兇動機跟對保險業界不滿有關。

這起案件突顯了美國醫療體系的弊端,主要核心問題在於過度商業化和利益集團的強大影響力,導致醫療服務成為昂貴的奢侈品,高額的保費、自付額,以及繁複的理賠程序,令許多民眾難以負擔基本醫療。結果,延誤治療甚至喪失生命的悲劇屢見不鮮,讓民眾對醫療保險體系充滿挫折與絕望。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自1995年實施以來,台灣健保以低成本和高覆蓋率為特色,提供全民平等的醫療保障,無論經濟狀況如何,人人皆可享受醫療服務。這種結合公益性與普及性的制度,不僅提升了國民健康水準,也讓台灣在應對重大疾病或疫情時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台灣健保體制在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爭議。例如,「停復保」規定,讓部分民眾在非投保期間規避保費支出,卻在需要高額醫療時迅速復保以享受健保資源,對健保財務形成不公平負擔,因此,自本(12)月23日起,「停復保」規定將正式走入歷史。這項改革反映了對公平性與責任感的重視,要求每位民眾在享受健保福利時也應承擔相應的義務。

走過半甲子的台灣健保,在成功背後也伴隨著嚴峻挑戰。隨著人口老化和醫療需求增加,導致健保財務壓力日益沉重,赤字問題浮現。為確保永續發展,健保改革刻不容緩,但不論推行何種改革方案,都需要全民的共識與參與,才能在公平與財務穩定之間取得平衡。

美國槍擊事件的背後,是對不公平醫療體系的絕望;而台灣健保的存在,則是一道珍貴的光芒。健保讓我們看到,醫療服務應被視為基本人權,而非特權。在面對未來挑戰時,唯有全民攜手合作,透過改革與珍惜,才能讓健保持續造福每一位國民。

 

 

 




編輯推薦
市場動態
報稅常見的11種錯誤觀念
又是5月所得稅申報旺季,過去常見納稅義務人因對法令規定誤解或不夠熟悉,以致遭到國稅局要求補稅甚...
醫療、健康保險
4種保險 幫助燒燙傷患者重生
2015年一場意外,奪走15條人命,將近500名傷者與燒傷奮戰。燒、灼、燙傷復原的路十分漫長,因為必...
市場動態
騎上鐵馬 快樂走
有多久沒有感受到為一件事努力的熱血沸騰?還記得甚麼時候許下環遊世界的夢想? 捷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