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年末節慶聚餐多,除了均衡飲食更要定期篩檢,以掌握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國民健康署110年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位,新診斷個案中50歲以上民眾占約9成,為主要受影響族群。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是關鍵。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大腸癌篩檢,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篩檢異常、及時確診才能「腸久」安康
國內研究指出,若糞便潛血檢查(即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且超過6個月未接受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增加30%;若超過1年以上才進行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則為2.8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定期篩檢外,若檢查結果異常,應儘速安排大腸鏡檢查,檢查時若發現息肉可立即切除,無需另外安排手術,從而有效阻斷癌前病變的進一步發展。
定期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早發現,高存活
由於早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症狀,潛在威脅不容小覷,但幸運的是,根據實證,透過每2年1次定期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35%的死亡率。此外,癌症登記分析資料顯示,大腸癌第0至1期的個案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第2期個案5年存活率尚達8成以上,若等到第4期才被發現則5年存活率不到2成。
因此,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查詢是否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首頁>貼心提醒),並查看最近三次的檢查結果(首頁>檢驗檢查結果>癌症篩檢結果>大腸癌篩檢);也可以透過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查找附近的癌症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就近領取採便管,儘速接受篩檢,若後續發現篩檢異常,建請遵循醫囑及時接受大腸鏡確診。
民眾若是已出現包含血便、長期或慢性的腹部不適、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大便型態改變(變細、變水)、時常有便意感,總感覺糞便無法排空、貧血、疲勞、虛弱、臉色蒼白等疑似大腸癌常見症狀,建議儘速就醫。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群益投信:具穩定收益、高殖利率雙優勢 機構法人越來越愛REITs投資跟著專家走準沒錯,在1980年以前,REITs在機構投資人的資產配置中完全名不見經傳,近20年不... | 財產保險 市府關閉石化管線,連帶營業中斷險不賠
氣爆事件後,高雄市政府下令關閉行經市區的石化管線,包括華運倉儲及中油共四條乙烯、丙烯及苯等原料... | 市場訊息 中國人壽:台語、手語攏ㄟ通 公平待客好貼心中國人壽實踐「公平同理、待客如己」的企業理念,將金融友善服務範圍,持續擴及至更多範圍,領先同業針對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