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台灣將於明(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而根據衛福部調查,國內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代表每100位就有8位可能罹患失智症,推估目前失智症人口逾35萬人。究竟,民眾該如何面對失智症風險?保險又該如何規劃?
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新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列出14個失智症危險因子,包括教育程度較低、聽力障礙、高血壓、吸菸、肥胖、憂鬱、缺乏運動、糖尿病、飲酒過量、創傷性腦損傷、空氣污染、社會隔離,以及今年新增的2個危險因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視力障礙。研究指出,只要加以控制或改善,就能預防或延遲45%的失智症病例。
若想轉嫁失智症風險,也可以預先透過保險超前部署。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長照險,保障範圍包含失能跟失智,如果只想投保失智,也有保險公司推出專為失智症設計的「失智險」。
失智症主要分為4個病程,極輕度、輕度、中度及重度。中華民國精算學會商品委員會精算師游乃穎表示,失智險普遍以承保中、重度(失智量表2分以上)為主,但也有少數保單承保輕度失智(失智量表1分),差別在於,輕度失智保單通常是一次性給付、保額較小,中重度失智保單則是先一次給付大筆保險金、再每年給付分期保險金,通常可給付15到16年。
而國人普遍喜歡保本型商品,長照險或失智險也有這樣的設計。游乃穎解釋,當契約滿期或身故時,保險公司會退還所繳總保費的約定倍數,若已領取過給付,則會將已領的保險金扣除。此外,他強調,由於保本機制添加滿期「還本」或身故保障的功能,保費會比較貴。
那麼一般民眾該如何選擇?游乃穎建議,若有餘力投保長照或失智險,不需過度在意「保本」機制,因為多數民眾已擁有壽險身故保障;其次,可選擇「一次大筆給付+分次給付」的保單設計,假如罹病臥床,大筆給付金可作為居家改裝修繕之用,而之後的分次給付可用來請看護,減輕家庭經濟重擔。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重要新聞》2022年01月13日
國健署:公布108年國人癌症發生資料 防癌防疫一起來 ... | 財經時勢 今年健保核退上限6萬5 明年6月底前申請截止
【本文重點】按《全民健康保險自墊醫療費用核退辦法》,民眾若自墊醫療費用超過部... | 市場訊息 元大人壽:重大傷病險保障範圍廣 提供全面性的醫療照護從民國90年到104年,台灣總人口增加4.8%,在食安問題、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工作過勞等影響因素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