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國健署:預防夏日溺水 守護幼兒五部曲
資料來源:國健署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4.07.05 (新聞)

炎炎夏日,玩水消暑清涼又舒暢,然而,只要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水的深淺,都有不同程度的風險存在,例如戶外泳池、溪邊、海邊、家中的充氣泳池,甚至是幫幼兒洗澡的浴缸與澡盆、廁所的馬桶等,幼童皆有可能發生溺水。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布的11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位居1-5歲兒童死因第1名,共有34人死於事故傷害,其中因「意外溺死或淹沒」在1-5歲事故傷害主要死因類別中排名第2名。

守護幼兒5部曲-「看、聽、學、選、陪」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家長請牢記「守護幼兒5部曲」,確保幼兒在戲水時安全無虞:
一、看:時刻注意孩童在水中的舉動,視線不能離開孩童。

根據研究指出,溺水風險最高的兒童年齡是1至4歲。在戲水時,幼兒缺乏對於水的危險性認知,因此家長的視線不應該遠離孩童,亦不可將監護任務交付給年長的孩子。在室內幫嬰幼兒洗澡時,家長可能會讓幼童於浴缸中玩水,應要全程陪同,且洗澡前務必準備好毛巾、衣物或洗浴等用品,不應中途離開浴室,亦不可去接電話或回應門鈴。

二、聽:注意孩童發出的聲音,異常情況立即反應。
需隨時警惕呼救聲或是異常的安靜,因為有許多溺水事故發生時,溺水者無法呼救,若不及時發現,片刻的疏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

三、學:學習水上安全知能及自救方法。
鼓勵孩童及家長學習水上活動安全知識與自救技能,以增加自我保護能力,保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防範心態。

四、選:選擇安全的戲水環境,不讓孩子單獨玩水。
家人或朋友們戶外露營、烤肉或踏青,想玩水清涼一下,應選擇具有救生人員與設備的合法水域,且不要超越警戒範圍,並要穿戴救生設備及充分熱身再下水。

五、陪:家長與孩童隨時保持一隻手臂的距離。
與孩童一起下水,並與孩童保持一手臂的距離,不僅能增加彼此的互動和樂趣,還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編輯推薦
調查&排名
家庭支出年增528元 外食費易漲難跌
「漲」聲響起,主計總處公布物價概況,以2016年指數100為基準,2019年4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
健康醫療百科
保養品是破壞膚質的兇手?
日本北里研究所病院美容醫學中心創辦人、整形外科醫生宇津木龍一,曾在《肌斷食》一書中指出,只要停止用粉...
健康醫療百科
端午狂吃粽,小心增體重
端午節將至,各式各樣的粽子紛紛出籠,香噴噴、油亮亮的粽子越吃越涮嘴,不知不覺就會吃下過多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