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每5人就有1人身陷骨質疏鬆症危機。根據統計,骨質疏鬆症於全球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流行疾病,由於骨質疏鬆症沒有明顯症狀易被忽視,直到跌倒骨折才驚覺事態嚴重。10月20日世界骨鬆日將至,為提醒民眾重視骨質疏鬆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19)日起一連兩天舉辦「北醫附醫嘎哩骨牢牢」活動,包括免費骨質疏鬆檢測及衛教講座等活動,邀請民眾一起自我骨質管理,測骨本保安康。
北醫附醫骨科部吳孟晃主任解釋,骨質疏鬆主要是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過多,骨骼變得脆弱且容易斷裂;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老人常見慢性病的第4位,而國內50歲以上男性中,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女性的比例更是男性的2倍。
吳孟晃主任表示,由於骨質疏鬆症幾乎是零症狀,民眾往往是發現身高變矮才有所察覺,值得注意的是,當骨質疏鬆達到一定程度,只要稍一不慎跌倒,就會出現嚴重骨折,骨折正是隱藏在骨質疏鬆症的最大危機。
北醫附醫骨科部王柏堯醫師指出,骨折好發於髖部、脊椎與手腕處等3個部位,其中以髖部骨折最容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症,近期研究顯示,台灣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區第1名,全世界第9名,而骨質疏鬆症病人骨折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4倍,更重要的是,根據研究,一旦出現第一次骨折,約有50%的病人會再發生第二次骨折。
王柏堯醫師表示,骨鬆骨折後除了急性疼痛外,部分病人需面臨長期住院、臥床且長時間復健、行動受限、生活無法自理,以髖骨骨折的病人為例,約有40%無法獨立行走,不僅影響病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質,更可能是壓倒老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王柏堯醫師提醒,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群包括停經婦女、有骨折史、營養不良或體重過輕的民眾,曾有慢性疾病如自體免疫疾病、風濕性疾病等,臨床上也會導入跨科別照護,包含骨科、神經外科、婦產科、家醫科及新陳代謝科等。
北醫附醫營養室蘇秀悅主任建議,民眾應攝取足量的鈣質,建議每日有1-2杯牛奶、1-2片起司、豆腐半盒、豆乾2片,搭配高鈣食物如小魚乾、黑芝麻等。若無法攝取到足量的上述食物,必要時補充鈣片。預防骨質疏鬆症應配合有氧或肌力運動,且需適當日曬。至於坊間流傳喝大骨湯補鈣,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聯想,以為「吃骨頭,補骨頭」。大骨湯的鈣質只有牛奶的10分之1,喝湯得不到足夠的鈣。
蘇秀悅主任提醒,人體骨骼在20-30歲間達到骨質密度高峰,之後隨年齡增長骨質會慢慢流失。因此,預防骨質疏鬆症不只是預防骨質流失,骨本的基礎建置也是非常重要。在孩子生長發育黃金期,提供孩子足夠的蛋白質及鈣質(2-3杯牛奶/天),讓孩子有足夠的原料來建置骨本,也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對策。
為提醒民眾對骨質疏鬆症的重視,北醫附醫配合世界骨鬆日於10/19(四)、10/20(五)舉行骨質疏鬆症檢查活動及衛教講座,現場有專人檢測及衛教諮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參與,活動訊息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s://www.tmuh.org.tw/。
「北醫附醫嘎哩骨牢牢」活動
|
骨質疏鬆檢測 |
骨質疏鬆症衛教講座 |
參加對象 |
50歲以上 |
不限 |
活動時間 |
10/19(四)13:30-16:30 |
10/20(五)13:00-13:40 |
10/20(五)09:00-12:00 15:30-16:30 |
||
活動地點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第三醫療大樓1樓大廳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第三醫療大樓1樓藥局大廳 |
主講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家庭醫學科林宛瑩醫師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富邦證券:北極星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15日掛牌登錄興櫃由富邦證券所輔導的北極星(6550)於今日登錄興櫃,該公司的核心研究項目為針對腫瘤細胞在新陳代謝上的... | 健康醫療百科 夏季蚊蟲多 遠離病媒避免傳染日本腦炎近幾周日本腦炎病例有上升趨勢,如今也正值流行高峰。疾管署於昨(7)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日本腦炎病例,年... | 醫療、健康保險 捷運車門夾傷人 保險怎麼賠?新北市一名鄧姓男子,帶著妻子與7個月大的小孩,搭乘捷運新蘆線返家。抵達三重國小站時,鄧男推著坐在嬰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