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北醫附醫:跨越千里 來自陸地24小時的守望 北醫附醫遠洋船隊遠距照護模式首例 船員福祉再提升
資料來源:北醫附醫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3.08.24 (新聞)

一通千里外的視訊電話,可能是遠洋船員重要的繫命索。今年8月,一艘遠在阿拉斯加海域作業的遠洋漁船,突然發生船員發燒、急性腹痛等狀況,距離預計返回基隆港還有5天的航程,醫療處置迫在眉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遠距醫療中心隨即啟動「遠洋船隊遠距照護模式」,立刻安排急診科醫師以視訊看診,及時排除可能的危機,此一照護模式的首例看診,也成功將遠距醫療的服務範圍擴展至浩瀚海洋。

北醫附醫施俊明院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許多民眾實際體驗遠距醫療的便利,而遠距醫療無遠弗屆的特性,可讓原本的醫療照護創新並更有可近性,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受益。北醫附醫今年3月起與國內散裝航運龍頭「慧洋海運集團」、「漢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建置「遠洋船隊遠距照護模式」,將過去衛星電話看診提升為視訊診療模式,醫師不再只是透過語音瞭解病患主訴,而是透過視訊看到實體症狀與病徵,更正確執行醫療評估與用藥建議,8月迄今已完成3例遠洋視訊診療,全面增進遠洋船員的醫療權益。

北醫附醫張詩鑫副院長指出,以往遠距醫療照護模式多運用於偏鄉等陸上地區,搭配直升機、救護車等方式將病人送醫。相較之下,海上醫療狀況難與陸地比擬,遠洋漁船若離岸過遠,只能選擇緊急靠岸執行醫療業務,對於船員健康是一大挑戰,專業醫療諮詢更顯重要。「遠洋船隊遠距照護模式」可第一時間協助船隊擬定最合適的醫療計畫,讓船員安心工作,船隊避免不必要的緊急靠岸,減少油料耗損及碳排放量,盼此模式能推廣至其他有需要的遠洋船隊,提升船員的航行安全。

北醫附醫遠距醫療中心劉文琪主任表示,北醫附醫於8月收到第1例的遠距診療需求,該船隻位於阿拉斯加海域,船長通報船員發燒超過38.4度,有頻尿、全身虛弱、血壓高及心率過速等症狀。遠距醫療中心獲報後立即向施俊明院長報告,並由急診科醫師協助應變,經緊急提供醫療諮詢後,研判船員可能有攝護腺肥大及感染等問題;經醫師指示服用抗生素及退燒藥1天後,船員頻尿及睡眠狀況均有改善,食慾也增加,身體狀況獲得改善並於5日後平安返回基隆港口。

劉文琪指出,為了打造遠洋船隊遠距照護模式,遠距醫療中心建置多項資通訊設備,多次與船運公司於不同海域測試,包括阿拉斯加、馬尼拉及北海道等海域,在失敗中記取經驗,不斷地進行訊號串接及照護模式的修正,終於在8月完成3位遠洋視訊診療服務,船員身體也獲得改善並健康下崗。

劉文琪表示,目前貨輪上的穿戴式量測設備屬於基本配備,北醫附醫也積極規劃添設相關設備,希望可讓船員看診時有更多的量測數據,協助醫療人員作出更精確的診斷;而船隊與遠距醫療中心保持24小時暢通的聯繫與護理照護,讓遠洋船員零距離、零時差獲得醫療服務,這正是北醫大體系永續發展的價值與目標。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富蘭克林:A股指數嘗試築底 中小型股期有修復空間
受到美國資金回流、升息加速議題等因素,最近陸股走勢承壓,加上近日中國人行宣布將自明年第一季起,正式將...
市場訊息
中國輸出入銀行:擔任人才培育推手有成 獲頒「走入校園與社區辦理金融知識宣導活動」特別獎
金管會為表揚輸出入銀行對校園金融知識宣導之貢獻,於109年6月12日頒發「走入校園與社區辦理...
市場訊息
新光金控:「零接觸」數位大禮包 打造安心、便利的金融體驗
數位扎根,驅動轉型,新光金控2021推動Customer FIRST的經營目標,包含:專注客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