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根據中央央氣象局指出,近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量測血壓、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外,「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從頭到腳的保暖,更是馬虎不得,外出時,要穿戴帽子、口罩、手套、保暖衣物、襪子及鞋子等保暖物品,避免氣溫的差異可能促發心血管或中風的風險。
冷氣團到來 4個提醒民眾需注意
1.暖心護身:起床時,請先在床上動一動,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再慢慢坐起來,馬上添加外套保暖,下床時,雙手扶好並確認雙腳踩穩地板,再進行每日的日常作息;不能因為天氣冷而將室內門窗緊閉,建議適度開窗,保持空氣的流通。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更是不能輕忽,以洋蔥式的穿衣原則,既能保暖又穿脫方便;晨間運動時,要充分的熱身,溫和且循序漸進的方式,活絡身體,達到運動的目的;此外,不論在室內或室外,建議喝溫開水來補充身體所需的水份。
2.泡湯注意:天冷想泡湯,應注意幾個重點:飯後2小時泡湯較適合、水溫不超過40度、泡湯時間不超過15分鐘、不單獨泡湯等;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慢性病患者、心血管患者等),不宜泡湯或泡澡。
3.規律服藥:環境溫度的改變,還是要遵照醫囑規律服務,妥善控制病情,若是三高患者或心血管患者,都要量測血壓、血糖等,不要自己增減藥物或停藥,造成嚴重的後果;再者,外出要隨身帶著健保卡與藥物,如醫師有開給緊急備用藥品,更應隨身攜帶。
4.注意徵兆:溫差大,腦中風的風險隨之增加,若發生臉部不對稱、雙手一邊較無力、說話不順的症狀,可能是中風的徵兆,切勿因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當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不論是中風或心臟急性發作狀況,應儘速撥打119送醫,把握急救黃金期。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買對保險,減少遺憾從父母生病、住院治療,到處理喪葬事宜,不但花盡他們畢生積蓄,還一度陷入經濟窘境,幸好還有「及時雨」─... | 財產保險 地震險7月起擴大理賠! 只要「紅單」就給臨時住宿費台灣地震頻繁,房子受損卻「領不到地震險理賠」的情況,終於要有變化了。金管會宣布,從今(2025)年7... | 市場訊息 富邦投信:不確定中的資產避風港 特別股異軍突起近來受地緣政治、美中貿易戰情勢升溫干擾,且時序逐漸進入財報空窗期,隨著全球市場波動加劇下,股市高檔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