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這一年的保險業,很不好過。
去(二○二一)年產險業保費收入衝破兩千億元大關,年增率創十年最高。
今年四月指揮中心無預警宣布「與病毒共存」,被視為最吸金搖錢樹的防疫險,瞬間由紅翻黑,大量理賠申請湧入,猶如看不見底的深淵,將產險業吸入萬丈黑洞。
儘管金管會宣稱「產險公司有傷筋動骨,但不會倒閉」;可是,誰能掛保證?同樣因為賣低價防疫險、鉅額理賠金的泰國,已有四家產險公司破產倒閉。當時,泰國社群平台上,竟有人販售「新冠病毒吸入器」;如今,台灣似乎也走類似路徑,近日傳出有消費者上網購物,收到包裹後發現裡面居然是數支「快篩陽性試劑」,賣家回應「寄錯東西」,但也讓人很難不懷疑「取得快篩陽性試劑申請保險金」的道德風險,早已流竄市面。
現在,所有產險業者無不眼巴巴盼望金管會硬起來,取消「融通理賠」,全面回歸保單條款。但金管會祭出的監理寬容,依然無法止血,產險公司被迫陷入賣樓借貸增資的苦戰,這場仗能撐多久?沒人說得準。
不過,倒是有幾家產險公司決定「自立自強」,在可能被保戶罵翻的公關危機下,自行宣布取消「融通理賠」。事實上,當初防疫險「融通理賠」是為了配合政府政策,是一種基於「講道理、通人情」的作為;然而,保險是一份契約,回歸情理法的「法」:賠不賠,看的就是保單條款。
檢視防疫險保單條款,沒有一家產險公司承諾「快篩陽即確診」、「輕症居家照護視為住院」等,如今邊境開放,防疫鬆綁,不論同住接觸者或入境居家檢疫,皆改為「○+七」,負壓隔離病房及醫療量能也已經提升,讓防疫險理賠回歸保單條款,其實並無不妥,業者確實有自主取消「融通理賠」的正當理由和權利。
買保險的初衷,是希望「害怕的事不要發生」,萬一發生就用保險轉嫁損失;如今「只要確診就有錢領」、「染疫像中樂透可以領獎金」的扭曲觀念,卻因為「融通理賠」而持續蔓延。
有時候,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不想被防疫政策牽著鼻子走,就該挺起胸膛讓防疫險全面「回歸保單條款」,即便可能遭受消費者的抱怨聲浪,也要趁還有轉機的時候,改變策略,捲土重來,讓保險業重回社會安定的靠山,而不是大到不能倒、卻也站不挺身子的巨獸。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履行永續金融再度榮獲十大永續典範公司獎為達到亞太地區最佳金融機構之願景,並持續發揮永續競爭力,國泰金控將「企業社會責任」的觀念轉化為「企業... | 市場訊息 國泰金控:捐款3千萬元 協助鐵路災變台鐵發生重大意外交通事故造成50死、逾200傷,國泰金控旗下國泰人壽與國泰產險於事變後立即啟動保戶關... | 市場訊息 衛福部:114年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不調整,保險費率依法微調0.5%國民年金保險費率將自明(114)年1月1日起,由現行10%微幅調升0.5%為10.5%,月投保金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