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全球保費成長三.四% 台灣壽險位居第十強
文/編輯部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9.01 (月刊)

基於從新冠疫情低點強勁復甦、非壽險業費率持續上揚及新興市場保費快速上升等因素,瑞士再保預估,今(二○二二)年年底全球保險業保費收入可望突破七兆美元大關,從去年的六.九兆美元成長到今年底的七.三兆美元。

不過,瑞再也進一步提出看法表示,儘管有上述的有利因素,但中長期來看保險業依然艱辛,甚至預估二○二二到二○二三年是保險業的過渡之年。

而保險業在高通膨、低成長經濟情勢下,加上其他因素,對保險業構成下列短期不利的因素與中長期有利的因素,這些都影響著保險業的成長、投資表現與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等。

中短期不利的因素

◎烏俄戰爭的影響:由於戰爭與國際制裁,烏俄兩國將出現巨大的保費損失,而衝突也會影響消費者的信心,使得保險需求降低。
◎持續的理賠通膨:戰爭導致原物料價格上漲、通貨膨脹連帶使得理賠成本增加,財產險、意外險與健康險業者首當其衝。
◎資產及淨值下滑:今年股債市波動、信貸利差擴大,都可能造成保險業資產與淨值市價下跌。

中長期有利的因素

◎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將使得保險公司投資報酬率提高。
◎疫後風險意識增強:新冠疫情提升消費者的風險意識,促使壽險產品包括身故保障險、健康險的需求增加。
◎費率上漲:通膨導致理賠成本提高,將促使今明兩年非壽險的商業險與個人險費率提高。

全球保費成長三.四% 美中日占全球五成六市場

至於二○二一年的全球保險市場,根據瑞士再保二○二二年出版的第四期Sigma統計,二○二一年全球保費收入為六兆八六○五億美元,其中,壽險保費占四三.七%,為二兆九九七五億美元,非壽險保費占五六.三%,為三兆八六三○億美元。

與前年比較,去年保費成長率依通膨調整後為三.四%,其中壽險保費強勁回升四.五%,包括發達市場成長五.四%、新興市場成長六.七%,不過,最大的新興市場中國由於重疾險業務萎縮,使得去年中國的壽險保費衰退二.六%;至於非壽險部分,去年成長二.六%,主要是發達市場商業險費率上升所致,但中國去年因為開放車險費率導致業務競爭,使得非壽險保費衰退○.七%。

發達市場與新興市場
發達市場(Advanced Markets)即國際貨幣基金IMF所稱的已開發國家,含美國、加拿大、西歐國家(不含土耳其)、以色列、大洋洲、日本及其他亞洲發達國家,包括香港、新加坡、南韓與台灣。其他國家皆屬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即IMF所稱的新興與開發中國家。

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去年保費成長三.二%,總額達二兆七千多億美元,囊括全球近四成市場。中國雖排名第二,但保費僅達美國的四分之一,全球占率一成,位居第三的是日本,保費全球占率為五.八八%。美中日三國合計的保費全球占率為五十六%,較前年減少一%,而這由美日兩國損失的一%市場份額,是由英法兩國承接。去年英國的全球保費占率已達五.八二%,與日本的占率差距僅剩○.○六%。

全球保險二十強亞洲占六席 印度擠下台灣晉級第十大

Sigma的統計涵蓋全球保費收入最高的八十八個國家與地區,各國保費規模極為懸殊,二○二一年保費收入最高的美國,全球占率為三九.六三%,金額達二.七兆美元;最後一名的薩爾瓦多,保費收入僅八.三億美元,全球占率○.○一%。

二○二一年保費收入前十大國家的保費都超過一千二百億美元,其中,以法國及印度成長率最高,分別達十七%及七.八%。而保費衰退的除了中國外,還有德國與南韓。

二○二一年全球前十強排名,除了法國以超高成長率追過德國位居第五、德國退居第六外,另外一個變動就是印度,去年印度擠下台灣,晉級第十強,其他排名都跟前年一樣。

印度是保費成長率最快的保險市場之一,去年以一.八五%的全球占率成為第十大市場,也是第二大新興保險市場。瑞再研究院更預估,未來三十年,印度實際的保費年增率將達到九%,依此速度,印度將在二○三二年前超越德國、加拿大、義大利及南韓,成為世界第六大保險市場。主要是以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強勁、人民可支配收入上升、人口結構年輕、風險意識增強及數位化逐漸普及等因素所做的預期。

台灣去年因為保費衰退七%,被保費成長七.八%的印度超越,退居全球第十一,而排名第十二到第二十者,依序為荷蘭、西班牙、澳洲、香港、愛爾蘭、巴西、瑞士、南非及盧森堡。其中,前年被比利時與瑞典擠出前二十強的南非與盧森堡,去年雙雙重回榜單並將比利時與瑞典踢出二十強。此外,排名也出現一些變化,包括香港從第十三退到第十五,瑞士從第十六退到第十八。

在前二十強中,亞洲市場占六席,全球占率為二十三%,隨著烏俄戰爭拖累歐洲的經濟增長,瑞再預估,今年新興市場保險業的成長將超越發達市場,其中又以新興亞洲市場領先。

全球二十強的排名、保費收入、成長率和保費占率詳表一。

壽險強勁反彈成長四.五% 台灣名列第十大

二○二一年全球壽險保費從前年疫情導致的低點強勁反彈,前年全球壽險保費衰退四.四%,去年則成長四.五%,合計保費為二兆九九七五億美元,並未衝破三兆大關。今年在通膨壓力、經濟不確定性增高下,將使得壽險保費成長放緩。不過,疫情提升風險意識導致保障型商品需求持續成長,利率上升有助於儲蓄連結型商品的盈利能力,因此瑞再預估,明(二○二三)年通膨壓力將減低、經濟條件也會好轉,全球壽險保費實際增長率將恢復到一.九%。

去年新興市場壽險保費成長一.五%,遠低於過去的水平,主要是中國市場壽險保費衰退二.六%導致,不過,其他的新興市場則表現強勁。在亞洲新興市場,印度、馬來西亞及越南的壽險保費分別成長八.五%、五.三%及十八.六%。總體來看,歐洲新興市場和中亞地區的保費增長七%,而巴西和墨西哥兩國則推動拉丁美洲保費增長三.八%。

二○二一年全球壽險前十大排名與前年都相同,只有前年排第十的印度追過台灣,從第十前進到第九,而台灣則退居第十。二○二○年台灣因政府嚴管高儲蓄險導致保費負成長十.三%,世界排名從第七掉到第九,去年保費持續衰退九.二%,名次再次後退到第十。前十大國家中,除了台灣外,壽險保費負成長的還有中國、德國及南韓。

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國家,除了瑞士被盧森堡取代外,其他國家都跟二○二○年一樣,只是排名有了變化,比較顯著的包括新加坡從第十九晉升到第十六、瑞典從第十七晉升到第十五,而巴西則從第十五退到第十七等。

二十強當中只有美國、德國、加拿大和西班牙四國是非壽險業發展強過壽險業的國家,其中,美國的壽險保費占整體保費的比率全球最低,僅二成二。其他十六國的壽險比重都超過五○%,香港、愛爾蘭與南非更是超過八成,二○二○年台灣的壽險比重為八○.五%,去年已下降為七八.五%。

非壽險(Non-Life)
除產險、責任險、傷害險之外,依歐盟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規定,健康險保費也歸在非壽險範疇,不計入壽險保費收入。

壽險二十強的保費收入、成長率、保費比重和占率詳表二。

美國囊括五成四非壽險市場 台灣非壽險位居第十七

二○二一年經濟從新冠疫情導致的衰退中復甦,全球非壽險保費隨之強勁成長。去年非壽險保費成長二.六%,高於平均值,保費收入從前年的三兆五六四六億美元增加到去年的三兆八六三○億美元。

發達市場的保費去年成長二.九%,主要是商業險種費率上漲導致。美國和加拿大的非壽險保費成長三.五%,其次是歐非中東的發達市場增長一.六%和亞太發達市場增長一.四%。

新興市場去年的保費成長一.五%,總體增長率低於發達市場的主因是中國的保費下降○.七%所致。去年,中國因為定價開放導致車險保費減少六.六%,還好醫療險保費成長十.六%,減緩了保費衰退的幅度。除中國外的新興市場去年整體表現都不錯,拉丁美洲保費成長三.七%,歐洲新興市場和中亞也上升到三.六%。

二○二一年全球五成四的非壽險市場仍是美國的天下,保費收入以三.四%成長率來到二兆一○九○億美元,是第二名中國三三○六億美元的六.三八倍。中國非壽險保費的成長動能已趨緩,去年衰退○.七%與衰退○.五%的荷蘭,成為二○二一年前二十強中保費衰退的唯二國家。

美中之後,接序為德英法日,這六國的非壽險保費都超過千億美元。在排名上,日本前年排第四,去年被英、法超越退居到第六,而南韓也被加拿大追過,兩國名次互換,加拿大位居第七、南韓第八、第九荷蘭、第十澳洲,兩國的排名都跟前年一樣。

保費收入在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國家及排名也跟前年大致相仿,不同的只有伊朗擠下奧地利位居第十八,及俄羅斯的排名從前年的第十八退到第二十。

台灣非壽險保費收入前年以八億美元差距被比利時超越,名次從第十六掉到第十七,去年雖然台灣保費成長二.二%、比利時僅成長○.六%,但台灣仍以二.二億美元的差距並未追過比利時,名次仍位居第十七。

二十大國當中非壽險保費比重超過一半的國家有十一國,而超過七成的有美國、荷蘭、澳洲及伊朗,其中最高的是荷蘭與伊朗,占比分別是八四.八%及八四.七%。而比重不到三成的國家則有英國、日本、義大利、印度及台灣,最低的是台灣僅二一.五%。

非壽險保費收入二十強國家的保費收入、成長率、保費比重和占率詳表三。

全球人均保費支出八七四美元

台灣保險密度排全球第十三

保費收入代表在人口、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等條件下,一個國家的保險業整體發展狀況,然而各國人口極為懸殊,二○二○年全世界人口七七.七億,人口最多的中國有一四.四四億人,加上第二多的印度的一三.九五億人,兩國人口就占全球三六.五%,而人口最少的開曼群島與列支敦士登連十萬人都不到,因此,除了保費收入外,要了解各國民眾平均的投保概況,就必須觀察保險密度(Insurance Density)。

 

保險密度(Insurance Density)
以一國保費收入除以總人口而來,即每人一年平均支出的保費,可用以衡量該國民眾的平均投保狀況。

以二○二一年全世界七八.四六億人口,全球保費收入六兆八六○五億美元計算,平均每人支出八七四美元,比前年增加六五美元,其中三八二美元買壽險,非壽險的保費支出為四九二美元。

從六大市場來看保險密度,全球第一的是北美洲,人均保費支出七七八二美元,其中非壽險保費支出就高達五九六○美元,亞太發達市場國家的保險密度為三五一二美元,其中壽險密度為二三二五美元,占六成六;而包括中國、印度、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亞洲新興市場,雖然保費收入有九二五五億元,但因人口占全世界的一半高達三九.八億,計算下來人均保費支出才二三二美元,僅及北美洲的二.九八%。

二○二一年保險密度前五大國家/地區,分別是開曼群島、香港、美國、丹麥與澳門,除美國外,其他四個國家/地區的人口都少於一千萬人。保險密度蟬聯第一的開曼是英國在美洲加勒比海的屬地,是世界最大離岸金融中心之一,保費收入主要來自歐美國家設在開曼的專屬保險公司(Captive Insurance Company),九成保費來自以財產與責任保險為主的非壽險業務,因為人口僅約十萬人,使得平均每人保費支出高達一萬九一七七美元,比前年還增加七六九八美元,繼續大幅領先。香港以九五五六美元排名第二,美國則以八一九三美元位居第三,排第四的丹麥是七七四六美元。

前年排第四的瑞士去年因金額減少六一四美元,名次退到第七,前年排第七的澳門去年則以增加一二九九美元前進到第五,同樣的,盧森堡也以增加七○三美元從第十三擠進第十。

保險密度排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國家,除了日本被義大利取代外,其它國家都跟前年相同,只是名次稍有變化。其中,台灣保險密度前年排名第十一,去年退後兩名,位居第十三,南韓則從第十六名退到第十八。

若就壽險與非壽險來看,香港的壽險密度以八四三三美元位居全球第一,澳門以六三二九美元排名第二,接著是丹麥的五八○三美元與新加坡的五四一四美元。非壽險則由開曼的一萬七六八○美元位居第一,美國以六三五六美元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荷蘭,金額為四四九七美元。

台灣去年的人均保費支出是四八○四美元,僅比前年增加四美元,其中壽險為三七七二美元,產險一○三二美元。而中國大陸去年的人均保費支出為四八二美元,位居全球第四十名,其中,壽險二五三美元,非壽險二二九美元。

二十大國的保險密度、壽險密度與產險密度詳表四。

保費收入貢獻全球GDP% 台灣保險滲透度居全球第三

二○二一年全世界各國GDP合計九十八兆六一八○億美元,保險是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透過保險滲透度(Insurance Penetration)可觀察各國保險業對該國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

保險滲透度(Insurance Penetration)
是以一國保費收入除以GDP計得,是衡量保險業相對於其他部門對國家經濟發展貢獻的通用指標。

去年六兆八六○五億美元的保險保費,貢獻全球GDP七.○%。通常經濟越發達,保險與其他經濟活動交互作用的結果,保險滲透度就會越高,分別以壽險與非壽險來看,二○二一年全球的壽險滲透度為三.○%,非壽險則為三.九%。

二○二一年保險滲透度世界第一的是開曼群島,比率從前年的十四.五%躍增到去年的二一%,原本排名第一的香港以十九.六%退居到第二,台灣則以十四.八%排名第三。第四到第十,依序為南非、美國、丹麥、英國、南韓、芬蘭與法國。其中,南韓的名次從第六掉到第八,丹麥則從第八前進到第六,前年排第十的荷蘭則被法國取代。

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變化也不小,除了義大利與日本名次都往前,而加拿大從第十二退到第十五,瑞士從第十五退到第十九外,德國、愛爾蘭及比利時則被擠出二十大榜單,取代的是排第十六的巴哈馬、第十八的納米比亞與第二十的澳門。

至於中國的保險滲透度為三.九%,比前年減少○.六%,全球排名從第三十五退到第四十,其中壽險為二.一%,產險為一.九%。

前二十大國的保險滲透度、壽險滲透度與產險滲透度詳表五。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達人專訪‧林映萱.莊彥霆》青年領航,築夢保險!開啟你的高光職涯
「做保險的人,不是一般人!」這是國泰人壽推展處總監林映萱常勉勵夥伴的觀念。她表示,保險是一種社會責任...
健康醫療百科
健康看板
死亡荷爾蒙 過勞死是因為它 過去原始人緊急時才會分泌腎上腺皮質醇,但現代人因為生活緊張而常常分...
市場訊息
台新銀行:刷台新信用卡八大影城看電影 無條件享平日66折起優惠
暑假強檔電影接二連三上映,喜歡看電影的朋友一定大呼過癮,接下來的檔期還有「不可能的任務5」 、「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