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無畏疫情勇敢轉職 南山人壽王心妤:我相信保險可以幫助人!
文/張秋蓮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2.08.30 (新聞)

當人生進入職業倦怠期,彷彿就像來到十字路口,該擁抱初衷繼續走下去?還是勇敢轉彎,引領自己走進另一片風景?南山人壽聯強通訊處業務主任王心妤在32歲那年,選擇了後者,她毅然加入父母皆服務超過30年的南山人壽。
 

10年潛移默化
她在對的時機點轉戰保險業

「轉職的原因很多,但應該是10年來日積月累的化學變化!」談起自己在30+的年紀決定加入保險業,王心妤笑著說,其實10年前父母早已悄悄在她心中埋下種子,期間一點一滴灌溉澆水、潛移默化,「然後,它就在對的時機點發芽了。」

王心妤口中所謂對的時機點,最初是想擺脫過去10年在廣告行銷業高工時、高壓且收入成長有限的職場生活,拿回時間的自主權;疫情期間,身旁親近的親友罹病、甚至離世,讓她確實看見保險的功能與意義,「我希望可以將保險的價值、正確的觀念傳遞給更多的人,這是最重要的轉職原因。」


▲​南山人壽聯強通訊處業務主任王心妤,無畏疫情轉戰保險業,並在秉持初衷、相信保險一定可以幫助人的信念之下繼續向前走。
 

此外,由於父母、舅舅等家族長輩,幾乎都是保險業,讓她成為朋友眼中的保險顧問,擁有相對豐富的資源,但礙於非業務員身分,總是無法給予朋友實質幫助,「但是我明明有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她知道,只要自己願意投入,她就能幫助非常多人。

 

無畏各種變數
把手上的牌打成一副好牌

在疫情期間加入保險業,令不少人跌破眼鏡,但王心妤倒是樂觀看待,甚至提出逆向思考的觀點:她認為,過去父母那一輩所經歷的,是一個談論保險相對保守的年代,如今,一場疫情反倒為保險打開知名度,光是年輕人了解、關心保險的程度,就比以往增加許多。「疫情影響各行各業,唯獨保險沒有影響太多,大家反而因為防疫險開始認識保險。」

除了無畏疫情,王心妤也將30+的轉職年紀視為一種優勢。她分享自己的觀察,「這個產業有趣的點在於任何年齡層加入都有它的優勢跟市場,每個人手上的牌不一樣,但你總是有方法,把手上的牌打成一副好牌。」她認為,新鮮人確實是增員主力、充滿熱情,然而自己身邊的朋友已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及保險觀念,因此在銷售上更有利。

然而,疫情仍然衝擊到保險業傳統面對面的銷售模式,為此,王心妤結合過去在廣告業累積的職場經歷與優勢,把健診內容、建議書做成專業又精美的簡報,就像當年對客戶高層提案一樣,透過Google Meet為客戶講解,讓客戶即使在線上也能清楚掌握資訊,不僅補足無法面對面互動而缺少的溫暖,也因此讓客戶感受到用心、順利贏得信任而成功簽約。

「保險業的進入門檻不高,但是堅持是最困難的。」踏入保險業不到三年的王心妤說,「挫折一定有,被拒絕是日常,但是回到保險初衷,我還是相信保險可以幫助人!」王心妤樂在其中、也有信心繼續走下去。對於有興趣加入保險業的人,她建議不妨自問是「以員工的心態從事保險業」?還是「想創造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當你的初衷夠強大,就不會輕易被打垮。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南山人壽:推廣普惠金融 助7.4萬人享微保保障
南山人壽長期以來,致力關懷社會,積極投入推廣普惠金融,透過支持微型保險、傳遞保險保障的觀念以及透過南...
市場訊息
健保署:健保增列思覺失調症病人出院後訪視服務,提升病人延續性照護
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11年3月10日「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討論通過修...
市場訊息
金管會:對於外界認為放寬保險業調整保險商品費率之澄清說明
有關近日外界認為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於今(111)年3月份修正「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