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在五月中旬急遽升溫,原本被稱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瞬間淪陷,尤其雙北地區更是疫情重災區,政府緊急宣布,全國疫情警戒升到第三級,短短十天,就有四十九人確診者喪命,連續多日死亡人數都在二十人以上,確診人數兩周內突破五千人,第三級警戒一個月,全台確診人數超過 一.一萬人。
死得太早!本土疫情大爆發
死亡個案 不再是慢性病長者的專利?
截至本刊截稿前,國內新冠肺炎最年輕的死亡個案,只有三十六歲,撼動國人新冠肺炎死亡個案以「高齡者為主」的印象,更有不少案例是昨天確診,今天就身故,在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態下,根本來不及送醫住院治療,就撒手人寰。
病毒讓人措手不及,全台疫情拉警報,「怎麼就這樣走了?」走得太突然、走得太倉促、走得太早了……,還來不及說再見,只留下令人不勝唏噓的遺憾和無奈。
活得太久!急救插管死不了
國人死前不健康存活八‧四年
「長命百歲」是古代人的祝賀,但對現代人來說,「長壽」不一定「好命」,雖然有許多人活過百歲,依然像一尾活龍健壯,但更多的是,活著卻沒有生活品質的「苟活」。換句話說,雖然「死得太早」、「死得突然」讓人恐懼,但「活得太久、死不了」更是高齡化社會下,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真相。
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統計,二○二○年全台百歲人瑞突破四千人,較前一年成長一成,其中,又以女性百歲人瑞占比較高,約兩千四百人,男性百歲人瑞則有約一千六百人。這群百歲人瑞是健康的長壽、還是不健康的長壽,無從得知。
百歲人瑞子孫滿堂,自然是老年含飴弄孫的理想樣貌。但統計顯示,獨居單身的人口增加,且中高齡長者的獨居傾向愈來愈明顯。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獨立生活戶(即獨居人口)愈來愈多,統計顯示,相較二○○七年台灣每四戶一戶獨居,到現在才過了十年多,台灣已經是每三戶一戶獨居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想自己一個人住的六十五歲以上中高齡長者,也愈來愈多。根據衛生福利部調查,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父母,期待「僅與配偶同住」、「獨居」的比例增加,「與子女住在一起」、「與親戚朋友同住」則都有下降的趨勢。
隨著三代同堂的觀念日漸薄弱,子女搬出去住逐漸成為常態,即便子女沒有結婚,也可能因為就業求職等因素無法繼續與父母同住。而從人口外移的狀況,也能嗅出國內居住情形的轉變。台灣人口外移嚴重的縣市,其老年人口都已經達到高齡社會的水準(即老年人口占比達十四%),甚至有部分鄉鎮區的老年人口達二十%,等於每四人就有一名老人。
此外,國人平均餘命在二○一九年來到八十.九歲,但健康平均餘命卻只有七十二.三歲。換句話說,國人平均有長達八.四年的時間,都處在「不健康存活」的狀態。
不健康的活著,而且愈活愈久,需要健康險的時間,也就愈來愈多。當國人對健康險的需求增加,保險公司「照顧保戶健康需求」的責任也就愈大。七月上路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在健康險的部分,有什麼變化嗎?首先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經驗生命表」。
生命比你想得還複雜
新舊生命表 差別在哪?
死得太早、活得太久,都是生命無法預測的風險。生命比我們想得還要複雜,奪走生命的是什麼?又在什麼時間奪走?這些都是未知風險,未知帶來恐懼,但恐懼不能解決問題。如何轉嫁這些風險對人生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最實際的做法就是投保人身保險,而保險公司如何評估攸關生存率和死亡率的「生命」,看的就是「生命表」。
生命表是壽險公司提存責任準備金的依據,當民眾的平均餘命增加,死亡率愈低、愈來愈長壽,活著的時間拉長,保險公司「照顧生存需求」的成本就會上升, 「因應死亡需求」的成本就會下降,所需提存的成本就會變動,間接影響和生存/死亡相關的保險費率高低。
第五回經驗生命表自二○一二年發布,至今已經滿九年,台灣醫療技術快速進步、公共衛生環境改善,國人死亡率不斷下降,平均壽命持續延長,金管會今年三月發布「臺灣壽險業第六回經驗生命表」,以合理反映國人死亡率改善的趨勢,壽險公司也可以最新的經驗生命表,作為責任準備金的提存標準。
第六回經驗生命表,自今年七月一日起開始實施。
第六回的死亡經驗改善不少,以三十歲男性為例,如果以第五回生命表來看,死亡率是萬分之一○.六一,但若以第六回生命表來看,死亡率就降到萬分之六.五七,死亡率下降幅度約三十八%。至於三十歲女性,死亡率則從第五回的萬分之四.○一,到第六回的萬分之三.一三,死亡率改善幅度為二十二%。如果把年齡層拉高來看,七十歲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同樣也有約三成左右的改善幅度。
也就是說,新的生命表出爐後,因為死亡率降低,承保成本下降,提存金額就會減少,所以原則上,保險公司就會調降保單的預定死亡率,間接影響保費。
延伸閱讀:生命表上路 重新檢視三大保障(下)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國民年金大限就在月底 102萬人還未補繳首期保費國民年金繳費10年補繳期限就在今(2019)年1月31日,逾期將無法補繳,也不得計入保險年資;此外,... | 財經時勢 <電視節目>被誤解的孩子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為什麼小孩會有過動症?」是許多過動兒家長的疑惑。超過八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精神疾病遺傳有關,像是... | 人壽保險 保險信望愛獎 立足20創新21(下)【創新不只在商品】十九家公司獲公司類獎項
除了「最佳社會責任獎」,公司類獎項還有「最佳保險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