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件人姓名: | |
| 收件人Email: | |
| 寄件人電話: | |
疫情拉警報!疫苗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打?20日40萬劑AZ疫苗抵台,但依舊是杯水車薪。截至18日統計,台灣僅24萬人接種疫苗,接種率僅1%,包括BBC等外媒均直指,台灣疫情大爆發,和疫苗接種速度太慢有關。
全世界都在觀察各家疫苗施打後的保護力。一項資料顯示,南美國家大量施打中國科興疫苗,但仍有領導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對此,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世欣分析,「打疫苗第一劑後,保護力僅50%,再打第二劑才可達到90%,因此究竟是在哪一個施打階段被感染,尚未可知。此外,疫苗是根據2020年的病毒株開發,但現在流行的病毒可能有變異性,因此仍具感染機率。」他強調,兩劑未打完前,民眾仍須戴口罩勤洗手,並保持社交距離,「所以就算打完疫苗,也不代表可馬上出國或不用再檢測。」
另外,各種疫苗的機轉和保護力都不一樣,進入不同種族和國家施打後,都必須大量累積經驗數值後才得以研判。
但若施打疫苗之後,又再染疫,須再加打第三劑嗎?「當保護力為70%~90%之間,即意味仍有10%~30%未形成保護力,因此施打兩劑之後,是否要於特定時間再檢測體內的綜合性抗體或保護力,或綜合性抗體能否真正反應出保護力都是問號。」蕭世欣說明。

可見再加上病毒變異的因素,疫苗的保護力更是大哉問。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劉明哲感嘆,「疫苗是人體和病毒的決戰點,但新冠肺炎的決戰點絕非少數,除了快速研發新的疫苗對付變異病毒外,更需施打第三劑或補足額外的抗體。」
由此推論,施打疫苗是否終身免疫?需要每年施打嗎?
因全新病毒的陌生,無法確保抗體可維持多久。但劉明哲強調,「疫苗的目的是群體免疫,而根據研究,施打疫苗率超過65%,感染傳播力即易斷鍊;就算有確診也是個案,而非群聚。」
為了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可就個人的環境需求和生理狀況,例如是否要馬上出國,或有懷孕、特殊藥物的治療等,而選擇不同種類的疫苗施打。不過,蕭世欣認為,很多人關注醫護人員打或不打,「其實疫苗選擇非常個人化,也關乎隱私。」
國內已有產險公司推出疫苗險,針對打了疫苗反應不良有住院補助,若施打之後又染疫也有補助。由於疫情險峻,避免人員接觸,主管機關6日特別修訂公告,允許疫苗險可以網路投保,目前包括富邦產險和安達產險,都已推出疫苗險,而且可透過網路投保。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投信:全球高股息基金 低利率環境下的最佳選擇全球持續低利率環境,加上股市震盪,尋找收益佳,又不致於有太高波動的投資工具,是許多投資人共同的心聲。... | 市場訊息 先機環球投資:流動性 投資人的夢魘面對美國升息在即、地緣政治風險、與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不確定性,投資人自然也憂慮不斷,其中最大的憂慮之... | 調查&排名 2020保險品質獎 第19回最佳產險公司《得獎名單》《現代保險雜誌》企劃執行的第19回「千大企業產險購買行為及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已於去(2019)年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