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台灣勞工職災人次年增3% 提醒意外傷害保障不可少 職業相關癌症傷病人數創歷史新高 兼顧防癌與重大傷病雙保障
資料來源:富邦人壽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1.04.27 (新聞)

勞工朋友在工作通勤過程中,買早餐而遭遇車禍,算是職業災害嗎?台南地院的一起行政訴訟判決,在五一勞動節前夕引發討論,一名老翁在下班返家途中,去吃了一碗鹹粥,不料卻意外發生車禍,申請職業傷害醫療給付卻遭拒,因而上法院申請裁決,最終判定屬職業災害。根據勞動部勞工保險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職業災害給付為26,778人次,相較於2019年增達3%,且職業相關癌症傷病給付更高達279人次、創歷史新高,顯見勞工族群不只承擔著上下班途中的交通風險,甚至也有因工作所造成的健康風險。

富邦人壽財務精算處執行副總董采苓表示,所謂意外即具備外來、突發、非疾病三大要素,意外不同於疾病,通常在一瞬間就讓生活陷入困頓、令人猝不及防,提醒每位在工作崗位上辛勤工作的勞工朋友,在勞保的基本保障之下,亦可妥善運用商業保險來轉嫁工作時所面臨的風險,首重意外傷害輔以醫療保障,並定期進行保單健檢、及早補缺保障缺口,才能為自己和家庭築起人生的防護牆。

意外傷害險理賠認定清楚 定期保障年年彈性調整
據勞動部統計,因重大職災死亡人數,營造業及製造業佔比高達七成,災害原因又以墜落、物體倒塌崩塌、感電等工地意外居多,然而,勞工族群因為工地或工作內容風險較高,在投保意外傷害險時,因保費較高經常被忽略或投保不足,當意外不幸發生時,不僅個人受到傷痛失能之苦、失去收入來源,更將可能成為家庭負擔。

因此,富邦人壽建議勞工族群,應以強化意外傷害險為首要,其理賠認定條件清楚,只要符合外力所致、突發狀況、非疾病引起等要素,即可以保險金給付來填補意外所致的醫療支出,當意外傷害不幸發生時,減輕自己與家人面臨的生活經濟困境;而一般上班族,則可透過不受時空限制的網路投保管道,選擇投保定期意外傷害險,不用擔心轉換工作跑道,每一年可依循自身保障需要彈性調整。

職業風險六等級 變更職業主動告知保障不打折
由於意外傷害險的保費收取是對應職業風險等級、共分六個等級,而非以投保年齡計算,鋼鐵業工人職業風險等級五,和一般外勤人員等級二就有所差異,勞工族群須特別注意工作轉換時,可能會影響職業等級的變動,一定要主動通知投保保單的所屬保險公司,以免發生因少繳保費,導致理賠權益損失,發生削減理賠給付的情況;反之,若職業風險降低,也須主動告知,免得多繳了不必要的保費。

醫療保障涵蓋防癌與重大傷病 一次給付及時雨
勞動部勞工保險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職業相關癌症傷病給付高達279人次、創下歷史新高,若加上失能與死亡人數,更超過500人次;癌症不只列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更是勞工族群因工作所致的主要健康風險來源。
現今受惠於醫療科技發達,癌症住院天數越來越短平均為12天,住院低於3天的比例更超過三成,因此勞工族群在規劃癌症保障時可鎖定療程所需的醫療費用,而目前治療癌症的療程先進,常見的標靶用藥對勞工朋友可能是筆可觀且龐大的支出,經濟壓力將直接影響就醫與療程。富邦人壽建議,可選擇具一次給付型特色的防癌險或重大傷病險,對具有家庭責任的勞工族群而言,這筆理賠保險金會是家庭裡的及時雨;而重大傷病險是以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作為保障範圍,當不幸罹患重大傷病,在取得重大傷病證明後,就可以有一整筆保險理賠,提供給病患積極治療或安心養病之用。

富邦人壽秉持推廣保險功能與價值,讓社會大眾深入了解保險保障意涵,於企業官網設置保險教育數位專區「懂保險」,定期以主題式手法向廣大網友傳遞正確且實用的保險教育觀念與知識,已推出議題包含:職在風險等級、保險受益人、投保個資、誠實告知、失智與糖友保障等,積極展現企業實踐公平待客、善盡社會責任。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華南銀行:挺兆元振興 協助企業創新轉型
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財政部為加速提升振興經濟動能,號召九家泛公股行庫組成「金融國家隊」,共...
市場訊息
新光產險:「疫苗險」3歲即能網路投保 保費只要159元
1500萬劑BNT疫苗已陸續到貨,依教育部規劃預計9月23日起展開校園接種,為讓家長安心讓學生接種疫...
市場訊息
中國人壽:響應Earth Hour減碳愛地球 中壽關燈一小時 與你一起讓世界變好
為促使社會大眾正視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劇增議題,中國人壽與中華開發金控,共同響應由世界自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