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掌管7800億、照顧台灣2357萬人 專訪衛福部健保署長 李伯璋
文/編輯部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2.28 (新聞)

「叨我尚嘸驚死,這時存〈台語〉敢來錄節目講這敏感議題」去〈二○二○〉年五月才動完摘除一顆腎臟手術的健保署長李伯璋,在健保費調漲之際應邀到「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接受黃秀玲教授專訪,一走進攝影棚就中氣十足地說。不過,他馬上又接著說,人在公門好修行,做了對的事,就能造福千萬民眾且留下好名聲,遠勝過一切。

李伯璋外科名醫,二○一六年接掌衛福部健保署長時也是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同時擔任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從醫界、學界投入官場,成為首位「純醫師」署長,上任當時他曾表示,自己所抱持的健保改革信念,是不以調漲保費為終極目標,一切以節省不必要的醫療浪費為最高原則。

然而從二○一七年起,健保連續3年收支出現短絀,安全準備金已快枯竭,喊了半年的調漲健保費終成定局。除了保費調漲,國人關心的其他議題包括部份負擔是否調高、旅外國人的停復保規定及部分高收入人士從第六類加保等,是否也會調整?傳播全方位健康與保險資訊與知識的「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特別邀請李伯璋親自為全國觀眾說分明。

健保費調漲議題 會是政務官墳場?

健保從一九九四年開辦至今,只調漲過二次健保費率,但過去只要碰觸到調高健保費往往就以政務官下台為代價,因此漲保費幾乎成了歷任衛生署長、衛福部長不敢碰觸的禁忌。有人就因此說,漲健保費議題是學者與政治人物的舞台,但卻可能是政務官的墳場。

對此,李伯璋首先表示他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他說對的事就該勇敢去做。同時他也提到懂的人就知道健保其實沒有虧不虧損的問題,而是要從收支面的管理來看,在支出的部分,政府每年會隨著人口老化、醫療科技進步及物價上漲等因素調整預算,收入面則是來自民眾所交的保費及僱主和政府負擔的部分。但這幾年,靠著四.六九%的費率及補充保費收進來的金額與醫療支出已經產生明顯落差,雖然有累積的安全準備基金墊付,但若準備金水位低於法定標準即一個月保險給付總額,依法必須調整費率,否則收支就會失衡。

至於是否每年醫療支出的費用都要成長?不同背景的人看法或許不一樣,醫界會認為需要更多的經費加以運用,但民眾可能覺得沒有必要性,對此,李伯璋表示,持平來說真正要提供民眾好的醫療照顧,仍必須要有足夠的資源,只是資源應該要好好充份利用,才不至於產生血汗醫院的情況,他認為這是民眾和醫界必須取得平衡的點。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傳媒創辦人​ 黃秀玲教授

來賓: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 李伯璋
現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署長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 董事長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科 教授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國健署:長者日常6個動作 揭開樂齡生活的關鍵
老當益壯的秘訣是「常動健康」,想要享受退休後的樂齡生活,規劃不同的生活課程,首先「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透過中英文盡職治理報告書提升資訊透明度
在永續浪潮席捲全球之際,富邦人壽以行動展現機構投資人專業與影響力,連續三年榮獲臺灣證券交易所「機構投...
市場訊息
礁溪老爺:岩波庭母親節推出「無菜單料理」臉書留言再抽免費體驗
溫馨五月天即將來臨,礁溪老爺推出感恩媽咪系列活動,從入住、用餐到DIY活動皆精心安排,就是要給母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