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教你三招 檢視壽險保單缺口 「淨收入彌補法」、「所得替代法」、「遺族需求法」
資料來源:台灣人壽 | 《現代保險》雜誌 | 2020.10.06 (新聞)
根據壽險公會最新統計,國人平均每張壽險保單的死亡給付僅新臺幣(下同)66萬元,人均壽險保障約160萬元,保障明顯不足。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灣人壽」)發現,尤其是許多身為家中經濟支柱的家長,大多只關心孩子保障夠不夠,卻忽略整體家庭保障不足,建議可透過「淨收入彌補法」、「所得替代法」及「遺族需求法」三方法檢視壽險保障是否足夠。
 
立法院今(2020)年6月,放寬《保險法》107條對於兒童死亡給付規定,未來未滿15歲孩童身故,最高可領「遺產稅喪葬費用」扣除額的一半,即61.5萬元的保險金。新法上路後,許多家長開始積極檢視兒女保障缺口,期能儘快補足保障缺口。如何在有限預算內,齊備自身壽險保障並守護家人,是許多人在意卻又不知從何著手的議題,台灣人壽建議從以下三方面著手補強。
 
「淨收入彌補法」適合社會新鮮人或單身貴族,所謂淨收入,是將個人未來收入減去個人未來支出,差額即為應有的壽險保額;假設未來收入1,200萬元,未來支出500萬元,則應備壽險額度為700萬元。利用淨收入彌補法,來確保家人生活水平可以跟被保險人在世時一樣。
 
「所得替代法」多適用預算充足的高資產族,將家人每年生活費用除以存款利率,即是應有的壽險保額。假設存款利率1%,以每年所需生活費用50萬元估算,則應備壽險保額為5,000萬元。利用所得替代法,可以確保家人日後單憑被保險人壽險理賠金的利息便能支應生活所需。
 
「遺族需求法」則適合成家立業者估算個人家庭責任,確保被保險人的理賠金足以照顧遺族未來生活。只要計算遺族需求總和,如子女教育基金、房貸餘額、年生活費用等,減去個人儲蓄即可。以四口之家為例,假設無房貸,建議壽險額度至少要有1,000萬元才足夠。台灣人壽強調,除應注意自己的壽險保額外,更應養成保單健檢的習慣,時時注意自己的責任與保障變化,齊備自身壽險保障,讓保險成為最堅強的後盾。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元大金控:集團響應環保減塑 獲北市府表揚
元大金控集團落實環境永續發展承諾,為減少廢棄物產生,積極響應台北市推動「禁用一次性及美耐皿餐具」政策...
市場訊息
新光產物:專業經營 愛傳寶島
深耕台灣五十餘年,新光產物保險貫徹「服務顧客,創造利潤,永續經營」之經營理念,堅持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醫療、健康保險
不只看保障範圍 「除外不保事項」更要睜大眼
蓓蓓從小就對外貌很自卑,嫌自己鼻子太塌、眼睛太小、顴骨太明顯,看著鏡子細數自己不滿意的地方,夢想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