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物價狂漲,薪水不漲」民生必需品的漲價空間吃掉薪資漲幅,因此儘管經濟成長率、進出口貿易數字再亮眼,民眾對景氣復甦仍然無感。
商品價格的波動,取決於經營者對於管銷與原物料等成本的計算,加計獲利空間而擬定,因此每逢國際原物料上漲,便有業者大呼疾苦,再沉痛表示漲價舉動是被成本逼迫,然而對民眾來說最困惑的恐不是為何漲價,而是若成本考量的指標是國際原物料價格,那為何原物料價格「漲時業者紛紛漲,降時業者沒人講」。
以原物料漲跌決定價格本身就存在一些盲點,國際原物料價格隨著收成及市場供需有漲有跌,經營者自然也會在原物料飆漲的時候減少進貨;價格跌低的時候掌握時機囤貨,更何況當日所使用的麵粉大部分是過去的進貨,即便在原物料漲跌的過程中經營者吸收部分價差成本,商品價格也應該有較為合理透明的漲幅機制,絕非一項國際原物料價格突然飆漲便迅速連動抬價。
漲價的趨勢中大有文章,然而商品長期處於降價的趨勢也值得思量。
上路至今已十六年的強制車險,從實行初期保額一二○萬元至今歷經多次調整,因損率良好多次調高保額、降低保費,成為相關單位的德政之一,但是在這十六年間的損率變化與保額保費的連動,卻有一些現象值得深思。
二○○七年初保險局臨檢多家產險公司,發現部份業者將任意車險的賠款灌入強制車險,造成強制車險損率不盡正確,保額與保費難以調整,這項政策性保險的精算備受挑戰,同時也衍生兩個問題。
其一是任意車險的賠案被灌到強制車險當中,顯見在此之前任意車險的損率被美化,部分業者在損率較好的情況下自然有較寬裕的空間訂造商品價格,因此在這項檢查過後,任意車險的費率是否已依正常損率調整?
其二是在市場有三至四成公司錯置任意險損率的過程中,強制車險在此之前仍調高過保額,顯見在損率遭灌水的情況下,強制車險的損率依然良好,這些訊息是否可能代表強制車險於上路之時損率等精算數據已被嚴重高估,或在過去經營的過程中收取超額的保費?
商品販售因價格機制不透明引發民怨,可以藉由市場淘汰機制接受公開檢驗,每位車主都必須投保的強制車險,更需要透明公開的價格機制,以召公信。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多重給付保安心 終身守護「卡」放心據健保署最新統計,今年五月國人新申領重大傷病證明將近1.5萬張,表示不到三分鐘即有一人新申請,截至目... | 市場動態 成功無捷徑一步一腳印
一個三十歲就當過十年來只有四人得過的三商美邦三三三榮譽會總會長、花五年時間就做到處經理的少年郎... | 市場訊息 臺銀人壽:榮獲2024保險品質獎知名度最高優等獎現代保險雜誌舉辦第30回「全國最佳壽險公司暨金控公司排行榜」大調查,依調查結果舉辦之2024保險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