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青壯人口罹癌致死比例高 提「二有三要」投保癌症險 醫治、生活、保障缺一不可
資料來源:富邦人壽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12.10 (新聞)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癌症登記報告」數據顯示,癌症發生率從60歲後大幅提升,佔癌症總發生人數近六成,高齡社會下的銀髮族成為罹癌高風險族群;從富邦人壽今年1至10月癌症理賠申請件數統計,以乳癌最高(28%),其次為肺癌(10.1%)與直腸癌(6.6%),隨著生活、飲食習慣與外在環境影響,國人無不聞癌色變,癌症更已連續37年位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之首,透過年齡交叉分析進一步發現,25至44歲罹癌致死比例較其他年齡層高,顯示癌症年輕化已漸趨嚴峻。

風險預防有準備 癌症保險有定義
富邦人壽執行副總經理董采苓表示,現代社會醫療資源發達,癌症已不像過去被認定為不治之症,但癌友與其家庭在長期抗戰過程中所需的醫療支出,以及照護時可能面臨的薪資中斷等經濟壓力,建議可依據自身需求善用癌症險轉嫁罹癌風險,才能兼顧專業治療與費用支出,在癌症年輕化趨勢下,趁著年輕做好健康保障,萬一不幸發生還能藉此減輕龐大的醫療負擔,獲取完善且專業的醫療資源。

除了建立防患未然的風險意識外,今(2019)年金管會保險局針對「癌症保險」已有明確定義,共分初期、輕度、重度等三等級,原位癌與零期癌等列屬初期,第一期乳癌、第一期子宮頸癌、第一期大腸直腸癌與第一期前列腺癌等皆屬輕度,其餘不在初期與輕度之癌症,則皆為重度等級;而此三種等級之理賠比例會因保險商品的設計不盡相同,提醒保戶投保前必須詳閱保單條款,釐清保障內容與給付項目,才能為自己撐起一把有效的保障防護傘。

醫治要及時:分項給付及時雨 啟動療程戰勝病魔
癌症險給付項目一般分為「分項給付型」和「一次給付型」,建議民眾先以傳統型癌症險分項給付附約打底,建構癌症「治療」、「照護」的基本保障,預算充裕時再規劃一次性給付型,升級成對癌症「醫療」、「安養」的品質需求。舉例來說,分項給付項目如有包含癌症門診醫療、癌症住院醫療、癌症化學醫療、癌症放射線醫療等,確實可支持保戶的基本醫療花費,持續追蹤病況且及時治療、避免惡化。

生活要穩定:一次給付經濟紓困 不因罹癌陷低潮
一旦不幸罹癌,癌症病患勢必需要中斷工作接受治療,倘若其身分又為家中經濟砥柱的一家之主,面對經濟收入被迫暫停中止,一家大小的生活該如何是好?此外,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癌症的治療也從住院進行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延伸至標靶藥物注射、口服等各種療法,長期來看癌症醫療與照護負擔將持續上升,雙重壓力之下如何紓緩經濟負擔?

富邦人壽建議可加強初次罹癌的一次給付金額,只要符合條款之理賠定義,保戶便可立即取得一筆保險金,在運用與規劃上也較不受限制,不僅可因應癌症新式治療方式,也可藉此順利度過生活困境,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一次給付之後該保單即終止,提醒民眾癌症治療是一段漫長的過程,長期需要的醫療費用及工作期間的損失,都必須一併考量與規劃,才能避免經濟負擔過重的遺憾;另一方面,持續性的分項給付,則不會因一次理賠即失效,保戶可持續申領,但須注意是否有限額、次數等限制。

保障要延續:豁免保費延續保障 搭配重傷險保障更全面
罹癌後無論生活或醫療的經濟重擔已壓得讓人喘不過氣,建議投保時民眾可以選擇具備「豁免保費」之保障商品,只要在契約有效且繳費期間內,符合保單認定之條件,續期應繳之各期保費將可豁免,該契約繼續有效、保障也可延續,對被保險人與其家屬而言是一大福音。

癌症險固然是健康保障的重要一環,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所引發的文明病,需要積極或長期治療的癌症、慢性精神病、慢性腎衰竭(尿毒症)等疾病亦不可忽視,提醒大眾除了癌症險外,也可投保認定相對簡單的重大傷病險,只要取得重大傷病卡,即可依據商品條款獲得保險給付,兼顧重大傷病才能讓健康防護傘更牢固。

偏鄉癌友就醫路迢迢 交通不便導致七成癌友想中斷治療
富邦人壽以保險本業出發,關心民眾健康與醫療外,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連續五年攜手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關心偏鄉銀髮癌友,舟車勞頓不僅耗時對病患更是煎熬,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顯示,近七成偏鄉銀髮癌友曾因交通不便而有中斷治療的念頭,且多以危險性較高的機車為回診的交通工具。富邦人壽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精神幫助大南部、東部等偏鄉地區700位銀髮癌友穩定就醫,透過實際行動解決癌友就醫難題,支持癌友長期抗戰,擴大企業正向影響力,幫助偏鄉的高齡癌友就醫之路不再遙不可及。

 

 

 




編輯推薦
財經時勢
網路投保旅平險再鬆綁!父母小孩都能一起保
網路投保旅平險更方便了!金管會日前宣布放寬旅平險網路投保規定,未來民眾可直接幫父母、子女線上投保旅遊...
市場動態
上帝說 裝神弄鬼 邪風起?
話說去(93)年11月30日胡曰一早照例翻閱經濟日報,名記者葉慧心小姐一篇名為「周國端:保險業...
健康醫療百科
半數糖友偷懶未定檢 恐引心腎、視網膜病變
2020年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護理與糖尿病(The Nurse and Diabe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