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產保險
外送平台叫餐「食物中毒」保險怎麼賠?
文/何楷平 | 《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8.26 (新聞)
【本文重點】近來外送平台正夯,消費者不必出門,就可以在家享用名店美食,但萬一食物中毒,責任歸屬該歸誰?餐廳業者、外送平台,有保險可以理賠嗎?

日前一間知名麵店與外送平台合作,卻傳出消費者吃完後出現「食物中毒」症狀。台北市一間知名麵店,標榜用老母雞湯做湯底,還和外送平台合作。一對姊妹透過外送平台訂了2碗麵,沒想到吃下肚後直冒冷汗,還嘔吐好幾次,送急診後,醫師診斷書載明「食物中毒」。

兩人氣得向店家反映,店家卻說「由外送平台負責」,兩姊妹聯繫外送平台,對方卻回「應該先與店家聯繫」,雙方互踢皮球。


圖片來源:techcrunch

對此,產險主管表示,餐飲業者依規定須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及產品責任險,如果確認消費者是吃了餐廳業者的產品導致食物中毒,產品責任險就會啟動理賠,「但難就難在,要怎麼證實是餐廳的責任?因為也可能是外送員,在運送食物的過程有疏失。」

除非外送員「運送時間異常」或「運送包裝有瑕疵」,否則一般來說,應該都會歸屬於餐廳業者的責任。「萬一是外送員的疏失,目前還沒有類似的保險可以轉嫁責任風險,」產險主管表示,一旦食物外送平台在台灣發展愈來愈成熟,未來有可能開發針對外送平台食安保障的相關保險。

外送平台的食安問題,政府也開始重視。行政院消保處調查國內外送平台合作的店家,發現26家餐廳僅5家合格,不合格率高達8成。對此,專家提醒,消費者訂購外送平台餐點,務必做好「看」、「查」、「慎」、「取」四步驟,「看」餐廳有沒有有食品登錄,「查」詢餐廳詳細資料、評價,謹「慎」看清楚產品內容,「取」餐前確認包裝完整無破損。

產險主管表示,產品責任險啟動理賠的條件是,被保險人(餐廳業者)有賠償責任,且受消費者賠償請求。簡單來說,如果餐廳業者要求產險公司賠償,必須舉證「該名消費者是因為吃了店家的食物而導致食物中毒」,這樣才會啟動理賠。

 

 

延伸閱讀:

亞培預防性下架達64萬罐 關於食安 怎麼保險?

UberEATS爭議》外送車手小心 職災無保障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磊山保經:面對風險不斷的世代 如何最佳風險控管
2002年SARS、2009年H1N1、2012年MERS、2014年伊波拉病毒、2020年新冠肺炎...
市場動態
絕不考慮被併購的金融業模範生
以銀行為主體的玉山金控,合併後資產規模約3,200億元,去(92)年度每股稅後盈餘(EPS)達...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啟動海外急難救助機制有效協助澳洲打工保戶轉送返台
國泰人壽在去年底接獲一位台南謝姓保戶的母親通報:謝小姐因腦出血在澳洲墨爾本的醫院住院治療已經一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