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財經時勢
純保障開戰 銀行改攻定期壽險
文/鄭慧菁|《現代保險》雜誌 | 2019.08.12 (新聞)

本文重點:今(2019)前6月銀保通路占率跌破五成,壽險公司積極輔導銀行轉型,現在將目標攻向定期壽險。

受到金管會提倡銷售保障型商品的影響,銀行保險通路開始力圖轉型,有些銀行嘗試推廣醫療險,但成效不彰,近期把目標轉移到定期壽險身上,希望喚醒有房貸的高資產客戶,重新檢視風險缺口,用定期壽險拉高身故保障,為家庭建構完整的防護傘。

自金管會嚴管類定存保單後,各壽險公司紛紛調降宣告利率,銀行保險通路首當其衝,根據壽險公會統計,今(2019)年前6月銀行銷售壽險保單的新契約保費收入約507.24億元,創16個月新低,比去年同期減少22%,且市占率僅有49.99%,是近7個月首度跌破5成。

為穩定保費收入,壽險公司積極輔導銀行保險通路轉型,起初嘗試教育理專銷售醫療險,但因民眾投保醫療險的比例極高,若以件數來看,平均每人手上約有6張醫療險,所以成效有限。

有壽險公司發現銀行最大優勢仍為「房貸族」,而房貸壽險的投保率大約為15%,也就是有85%的市場可以開發,因而積極訓練理專銷售定期壽險。因為目標明確,且風險缺口容易計算,再加上訴求簡單,非常適合銀保通路銷售。

與房貸壽險相較,定期壽險彈性更大,可以在底下搭配附約,讓保障更完整。而房貸壽險只能單獨銷售,唯一優勢就是能與房貸一起向銀行融資,所以負擔較輕,但要指定銀行為優先受償對象,這也是許多房貸戶不願意投保的原因。

看準房貸保障缺口商機,銀保通路將戰場轉向定期壽險,但要注意的是,金管會嚴禁保戶以「借款」的方式購買保單,若有勸誘保戶以借錢或解定存等方式投保,將被罰10萬~300萬元,在搶市場的同時,也要留意不要踩到法規紅線。

延伸閱讀

顧立雄:保險業 不是銀行資金去化的管道

晉升有殼蝸牛 千萬房貸缺口 要保險!

 

 

 




編輯推薦
健康醫療百科
蛀牙化膿致喉痛,深頸部感染死亡率逾50%
新北市一名47歲葉姓男子,本身有糖尿病史,但控制得宜,身體看起來仍健康硬朗,日前突然喉嚨疼痛,以為是...
健康醫療百科
霾害致學童結膜炎增1成 少外出、勤洗手降低傳染率
台灣大學近期完成國內首份兒童急性結膜炎與霾害關聯性研究,由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楊長興、台大副教授余化...
市場訊息
富蘭克林:台股作多氣氛、周KD線彈升 觀測後市量能力道
因應MSCI五月底季度調權重後,全球市場資金潮湧入新興亞股市場,台股跟隨外資潮起舞,加上政策面作多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