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2018年第三季綜合損益是「正」數的5家壽險公司,分別是保德信、康健、法巴、合庫及安達,以上有4家為外商壽險公司,僅合庫為本土企業。 |
企業的財務報表,暗藏許多玄機,尤其保險業與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接軌後,主管機關對保險業的監理評估指標──風險資本(Risk Based Capital)計算結果將受到影響。此外,在IFRSs以原則為基礎及公平價值為主流的精神下,公司在財務報告表達的質跟量將會以不同的面貌呈現,以持有金融商品為主的金融業,未來將產生更大的損益波動。
據保發中心最新統計,壽險業去(2018)年前9月稅後獲利達1,234.65億元,已比2017年全年稅後獲利多出1,500萬元,但是,若從依IFRSs編製的綜合損益表來看,2018年第三季,22家壽險公司的「本期綜合(損)益總額」,有17家都是負數,只有5家有實值獲利,主要因為,IFRS導入會成為股價變動的影響因素。
2018年第三季綜合損益是「正」數的5家壽險公司,分別是保德信、康健、法巴、合庫及安達,以上有4家為外商壽險公司,僅合庫為本土企業,足見外商壽險在接軌IFRSs有較佳體質,而年資最淺的合庫人壽,沒有舊歷史包袱,比較可以輕鬆應對。此外,去年安聯人壽分割部分傳統型保單予中國人壽,因而匯出200多億新台幣,以致綜合損益出現負值。其他各公司本期綜合損益,詳下表。
壽險業前三季大賺,綜合損益都可能是負數,更何況去年10月全球股災,導致全球股、債價格都下跌,綜合損益可能會更難看。因為壽險公司沒有賣掉投資部位,股債重挫產生的「巨幅未實現損失」就不會反應本期損益,而是列在其他綜合損益(OCI)項下,所以,單看「本期損益」,保險公司仍有獲利(2018年壽險業在扣掉2,300多億元的匯兌損失後,獲利還剩約900多億元。),但從「本期綜合損益」來看,帳上已經出現虧損,也就是淨值將會大幅減少。這也是為什麼主管機關近期要求壽險公會研議,將淨值比列為監理指標的原因之一。
2018年第三季壽險公司綜合損益
單位:億元
以上依國際會計準則(IFRSs)編製
資料來源:壽險業公開資訊觀測站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國泰人壽:國壽行動理賠APP 最快15分鐘內完成給付!申請保險理賠填寫很繁瑣?還要苦等三天嗎?國泰人壽的行動理賠APP,最快15分鐘就能完成理賠給付。國泰... | 健康醫療百科 新放射療法 殺癌細胞更精準
根據衛生署統計,約有4成癌症病患接受放射線治療,但傳統放射線治療會破壞健康組織,醫師表示,透過... | 市場動態 亞馬遜雨林大火不停 巨災損失愈演愈烈
【本文重點】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已經火災超過三個禮拜,但直到上週濃煙飄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