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動態
揭露今年房地產市場的6大現象
文/莊孟翰(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 | 2005.02.01 (月刊)

國內的房地產近年在政府積極提振的政策利多下,市場景氣終於在2003年第3季開始呈現逐漸復甦的趨勢。

2004房市隨股市開高走低

延續到2004年,更呈現市場交易熱絡的景象。這當中尤其以累計高達1.5兆元的優惠房貸、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以及低房價背景所形成的「三低效應」;再加上鋼筋、水泥、砂石等主要建材價格大幅上漲所導致的成本推升效應,這些因素對於拉抬房地產的促銷效果影響最為顯著。而其中又以北部地區的住宅產品受惠最大,並且預售率都有6、7成以上的銷售佳績。

只不過遇上2004年總統大選之後接踵而來的抗爭行動,連帶股市亦陷入走軟狀態,使得消費者購屋信心大受影響。在那一波震盪中,受到衝擊最大又以高單價、高總價的產品為主,至於購屋自住者則較為輕微。

2004年下半年,在國際油價飆漲、通貨膨脹以及購屋貸款利率逐漸調升的交互影響下,房地產市場景氣已逐漸顯露疲態。

2005房市6大現象

時序拉到2005年,房地產市場走勢又將呈現什麼態勢呢?

北部地區仍為市場主軸

自從2003年下半年景氣漸趨熱絡以來,市場表現較佳者仍以新竹以北區域為主,其次為台中市與高雄市。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全國44%的人口,分佈於北部地區所產生的延伸需求所致。至於未來的市場走勢,毫無疑問的仍將依循此一發展趨勢。

捷運沿線較佔優勢

自從捷運通車以來,即使是在景氣最低迷時期,捷運沿線不論是已通車或仍在施工階段的房地產,除非產品定位錯誤或是價格高得離譜,否則鮮有銷售欠佳的情況。未來,待各線捷運互通網絡建構完成,這樣的現象勢必更將明顯。

中古屋交易大於預售屋

2003年下半年以來,在優惠房貸的利多誘因下,由於貸款標的係以成屋或中古屋為對象,因此,成屋銷售可說是極為順暢,連帶中古屋的銷售亦甚快速。

到了2004年上半年,在建商不斷推出預售個案以及大量廣告的促銷下,表面上市場焦點似已逐漸移轉至預售屋,然而就整體而言,市場交易數量最大者,仍是中古屋,並且兩者的差距亦有逐漸擴大的趨勢。

因此,未來購屋時,除應充分掌握預售屋的發展趨勢外,對於中古屋市場交易訊息的認識與了解更是不容忽視。

自購自住仍為市場主力

由於政府所提撥累計高達1.5兆元優惠房貸的利息補貼對象,僅針對無自用住宅者,因此,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這一波房地產景氣逐漸趨向活絡,可說是由首次購屋自住者所帶動,至於投資性客戶估計僅在2成以下。

依2004年第3季「台灣住宅區需求動向季報」的資料顯示,就已經購屋者的住宅需求狀況而言,以自住需求佔83.2%最高,並且市場主流以首購為主,佔全部購屋者的45.9%,至於換屋族群約佔37.5%,投資性需求則為16.6%。

此外,52%的已購屋者所購買的是中古屋,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透過仲介公司購屋比例平均為47%,若僅估計透過仲介銷售的中古屋則更高達73%,並且台北縣市在中古屋的需求皆高過7成。由此觀察,益加突顯未來中古屋市場的發展趨勢及其重要性。

高單價、高總價產品銷售趨緩

基本上,由於高單價、高總價產品的目標市場均為高所得的換屋階層,並且大都是有豐富經驗的理性購屋者,這些目標族群對政經變化的敏感度一向都比一般民眾來得高,因此,就現階段的政經情勢與兩岸關係而言,高單價、高總價的產品銷售的速度,必然會較為遲緩。

市場供需決定景氣動向

由於2004年上半年的市場交易,呈現顯著活絡的景象,從而讓建商標購土地價格亦屢創新高,在此循環下建商無不希望能夠儘速推案,導致2004年1至3季主管機關所核發的住宅建造執照已高達79,684戶。依此推估,2004年所核發的建造執照數量將超過10.6萬戶,不僅創下1998年以來的新高紀錄,更是2001年最低靡時期僅24,389戶的4倍以上。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部分地區,市場在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下,交易量必然也會逐漸萎縮。整體來說,不論景氣變化如何,房地產的市場走勢,最後仍決定於整體市場供需。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村里長有福了! 補助條例通過將享有更完整的保障!
本文重點:村里長有福了!行政院三讀通過「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
投資理財
投資用不動產 明年可採公允價值入帳
金管會證期局昨(3)日宣佈,開放企業持有投資性不動產續後衡量可採公允價值模式,預計從明(103...
財經時勢
【4月號雜誌搶先看】五大總座曝保險業下一步
今(二○二○)年保險業面臨諸多監理政策上的挑戰,世紀病毒又在此時飄洋過海來到台灣,重創金融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