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今(2004)年真是熱鬧的一年,強制分紅保單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不分紅與自由分紅保單。而一直被看好的投資型商品,29家壽險公司中已經有24家投入這個戰場相互角力;甚至也出現了專賣投資型商品的壽險公司。然而自今年第3季開始,因連動債券保單受到利率環境變動,以及部分消費者糾紛的影響,投資型商品銷售情況大不如前,已出現退燒跡象……。
展望2005年,傳統型壽險將扳回銷售的優勢?還是投資型商品將再撐起壽險業的一片天,而已經步入老年化國家之列的台灣,年金與醫療險又將成為哪些壽險公司的主力商品?在迎接金雞年之際,本刊率先為您報導。
15家壽險公司的主力商品陣容 投資型商品入列
扣除今年10月併入遠雄的蘇黎世人壽,在國內現有的28家壽險公司中,有5家公司以「尚未決定明年主力商品」為由沒有提供資料;另國泰人壽則因國泰金透過全球存託憑證(GDR)籌資,受限於40天緘默期規定,無法表示意見以外,回覆本刊「2005年主力商品調查」的共有22家 (詳附表)。從各公司回覆的資料來看,預計明年度將主打的商品中有包括投資型商品的壽險公司共有15家,包括ING安泰、大都會國際、台灣、全球、宏利、幸福、南山、美國、保誠、保德信國際、康健、國寶、新光、興農和環球瑞泰。
其中全球與康健更是僅以投資型商品為主力。而因為較晚跨入投資型商品領域的新光人壽,今年1-10月投資型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在市場上雖然排名第7,但是發言人許澎表示,明年新壽仍將繼續爭取投資型保險的市佔率;另外,有趣的是明年鎖定以投資型保險為行銷主力的壽險公司中,大都會國際、幸福、美國、保德信國際與興農這5家,在今年1-10月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只有佔同期整體投資型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的千分之2.6,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在明年主攻這塊市場。
雖然有壽險公司在投資型商品的領域競相角力,但也有壽險公司持觀望態度,甚至已經逐步淡出這個市場,就連今年1-10月投資型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排名第4的富邦與排名第10的三商美邦,明年都未將投資型保險列入主力商品;至於中央、中國、宏泰、安達、國華等其他合計市佔率不過3.3%的5家壽險公司,明年度也沒有打算主推投資型商品。
15家公司難以割捨傳統型壽險
除了投資型商品外,這一兩年因保費高漲而出現銷售瓶頸的傳統型壽險,或許受到利率反轉趨勢影響,預計明年度將主打的商品中有包括傳統壽險的公司有15家。其中包括ING安泰、大都會國際、中央、中國、台灣、宏利、宏泰、幸福、南山、美國、保誠、國華、國寶、新光與興農,共15家公司明年主打傳統型壽險商品,比強調主推投資型保險商品的公司家數相同。
其中,中央人壽看準了壽險的保障功能,除了主推個人終身生死合險外,更利用國營事業容易打進機關團體的優勢,進一步針對特定對象推出了2項團體壽險商品,光是在傳統型壽險就推出3張主力保單。15家準備主推傳統壽險的公司中,就有8家的壽險商品是屬於分享公司經營績效的自由分紅保單,包括ING安泰、中國、台灣、宏利、宏泰、幸福、南山與保誠。
8家公司重視醫療險 推出12張保單
台灣人愛打拼,在世界上可是出了名,根據2003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所做的《世界競爭力年報》指出,台灣人平均一年工作時數達2,282小時,排名世界第一;長期工作的結果,卻讓更多現代人忽略了身心健康的重要。
或許是國人的生活型態讓壽險公司嗅出商機,明年要主打的商品中包含醫療險保單的公司就有8家,共計12張保單;除了大都會國際、安達、宏泰和南山之外,ING安泰、中央、台灣與國華都將各主推2張醫療險保單。其中,中央與安達皆針對特定族群量身打造醫療與意外險的組合商品;台壽則標榜醫療總額超過身故保障;宏泰人壽的終身醫療保險附約,更強調理賠無上限的特點;南山人壽的健康保險則主張涵蓋高達25項特定傷病保障內容。
把醫療保險列為明年度主打商品的壽險公司表示,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對醫療品質的要求提高,而透過醫療保險可以給予國人更好的醫療服務品質,就像擁有一張可以”take care yourself”的健康防護網,隨時保障自己也保障家人。
退休市場商機看俏 9家公司摩拳擦掌
壽險公會理事長林文英常說,如果沒有保險,不可以活得太久;一語道破了台灣人口老化的問題。台灣早在1993年底就已經步入聯合國所定義高齡化社會的標準,而經建會的一項研究推估,2051年台灣老年人口將達30%,屆時,每3人中就有1位老人,整個社會將面臨經濟、醫療及安養等龐大需求的壓力。
透過各家壽險公司回覆的資料顯示,明年度的主力商品中包含年金保單的公司共有9家,分別是ING安泰、中國、台灣、幸福、國華、國寶、富邦、新光、興農和環球瑞泰。
把年金納入主力商品的9家公司中,除中國主推躉繳型定期儲蓄年金保險之外,其他8家壽險公司主推的年金保險,皆屬於利率變動型;壽險公司以與市場利率作為宣告利率往上加碼,消費者可以得到優於市場定存利息的保證,正可提供投資取向保守但又不滿足於銀行定存利息的消費者一個新選擇,是壽險公司選擇利變型年金保險做為明年主力商品的原因。
另外,以保費可彈性繳交、宣告利率反應投資績效為特色的萬能壽險,是三商美邦與富邦2家壽險公司明年主打的商品,在明年利率持續看好的時代,保單價值亦將跟隨市場利率上漲。保德信明年除了投資型保險之外,也將主打利率變動型壽險,其宣告利率隨市場利率調整,一旦利率看好,保戶的保額及保單價值準備金也將隨著攀升;在明年利率持續看升的情況下,對保險公司來說,也正是銷售此類商品的良機。
將意外險納入主力商品的公司只有3家
在本次各家壽險公司所回覆的主力商品資料中,意外險僅出現在中央、安達與南山等3家公司,意外險從來不曾是市場中的主角,因此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其中,中央人壽分別針對公教與工商團體推出了一年期的綜合保險計畫,內容涵蓋了傷害險、壽險及健康險。
總括來說,預料明年傳統型壽險在市場上即將回溫,另外,今(93)年7到10月,投資型保險的保費佔率,從43.7%降到28%,足足衰退了3成;明年預備主攻這個戰場的14家壽險公司,利用投資型保險商品搶佔市場佔有率的戰果如何?值得觀察。
編輯推薦 | ||
調查&排名 【2018壽險消費者調查】七九〇萬個保障型商機 長照險潛力無窮!鼓勵民眾買「保障型」保單,今(二○一八)年起金管會提高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保費因而變得更便宜,以期增... | 人壽保險 22張主約型防癌險大評比
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改變,國人罹患癌症的比率逐年攀升,雖然期數較低的癌症大多可以透過醫療科... | 市場動態 泰安產險:「有疫健康」量身打造再進化新冠肺炎肆虐未見趨緩,嚴重影響全球生活方式,眼見第二波疫情即將升溫,個人健康傷害保險的需求性更趨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