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就在本期雜誌截稿的前一天,某大日報頭版頭出現「病童控訴保險公司硬拗不賠,2年2萬通求助電話……」,斗大、聳動的頭版標題,要人不注意都很難。不但如此,當天的廣播、電視也都相繼做了報導。姑且不論案情如何、孰是孰非,國內保險業好不容易建立的形象,恐怕一下子又要倒退好幾年。
理賠糾紛向來是民眾買保險的最痛,更是保險公司與業務人員的最怕。就曾經有位業務員告訴我說,在他服務的地區因為大家彼此都認識,只要有他的客戶發生一件理賠糾紛,那他恐怕就很難在當地繼續生存,因此只有「戰戰兢兢」四個字可以形容他做保險的心情。雖然並非每位保險業務人員都能像他那樣,但不容否認,減少理賠爭議,是國內保險業及銷售人員多年來不斷努力的目標。只是,事實發現雖然民眾投保率不斷提升、保險觀念也逐漸普及,但理賠糾紛的案件卻並未因而減少。
造成理賠糾紛的因素很多,業務員銷售當時解說不清、民眾輕忽投保其實是項法律行為、保險業者對條款規範語義不明等都是原因。尤其近年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許多迥異於過去的醫療行為,目前在條款的解釋上都產生了認定上的問題,譬如,過去有些必須全身麻醉、進手術房動大刀的手術,現在可以改用導管或內視鏡處理,因而就產生算不算保單所定義的「手術」項目的問題;又譬如提供癌末病人照護的安寧病房;精神患者的日間住院治療等,也同樣產生是否算「住院治療」的爭議。
對於這些陸續出現的問題,本刊多年來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不斷撰文,將問題拋出;或請來保險業、官方代表及學者專家舉辦座談會,共同討論、形成共識,提供各方參考。像本期所做的「哪些壽險公司的癌症險有提供安寧病房住院醫療保險金?」的調查,我們就發現面對這樣的問題,採當保戶提出申請時才依個案處理模式的業者還不在少數。雖說「安寧病房」與「日間住院」的確存有認定上的灰色空間,但若不認真面對問題並積極解決,反將理賠裁量權抓在自己手中,把問題丟給保戶承擔,這樣的心態與做法,要寄望能降低理賠糾紛,無異是癡人說夢。
當然,保險畢竟還是法律的東西,保戶該履行甚麼樣的義務、該盡甚麼樣的責任,不能因為是購買保險,就被淡化或被模糊了焦點,媒體在做這方面的報導時,更應盡到了解問題癥結的責任,而非一味討好民眾,說保險公司不賠就是坑人、就是鴨霸,甚至將問題新聞化。事實上醜化了保險業也絕非大眾之福,如何要求、監督保險業不斷進步、讓民眾有個安心的保險消費環境,才是身為社會公器的大眾媒體該努力的方向,因為除了提供新聞之外,「導正視聽」才是媒體最大的責任。
編輯推薦 | ||
調查&排名 想依個人志趣找工作 更看重待遇條件受到全球矚目、甫於一月中落幕的台灣總統大選,有許多現象引起各方關注,其中,又以年輕人勢力崛起受到的討... | 健康醫療百科 最新療法 減緩癌症疼痛據統計,國人因癌症死亡人數約有二十八%;保險公司的死亡給付中,更有四十%為罹癌死亡。身為十大死因之首... | 市場動態 大誠保經:《特殊誠就獎‧展翊通訊處》黃展翊副總+林佳弘副總 深思熟慮穩紮穩打 培育夥伴展翅高飛從擁有穩定收入的上班族,跳脫舒適圈,成為大誠許多老字號通訊處的培育者,如今帶領著一群業務精兵要再次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