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6月中旬,堪稱台灣版恩隆案的博達事件驚爆國內投資市場,一夕之間公司治理與監理漏洞等諸多問題浮上檯面,投資人人心惶惶。緊接著,6月底,美國聯準會宣布4年來的首度升息,台灣是否跟進升息的揣測,在市場上瀰漫開來。
聯合投信申贖風波引爆債券基金風暴
這兩個消息都讓債券基金的投資人神經緊繃。偏偏在此敏感時刻,7月中旬又因聯合投信調降債券基金淨值,該公司雙盈、聯合及威利3檔債券基金,短短2天內就被投資人贖回逾200億元,逼得聯合投信只得向證期局申請3檔基金暫停申贖。這也演變成繼87、88年間國內債券市場爆發地雷債事件以來,國內債券基金首度再因大量申贖、流動準備不足,向證期局申請「暫停申贖」的事件。
聯合投信此舉,掀起了債券基金風暴,雖然金管會強力介入,投信投顧公會及投信業者也紛紛動用各種關係進行道德勸說與信心喊話。一週後,富邦投信接管了這3檔債券基金,債市才回歸平靜,解除了系統流動性風險引爆的危機。
不過,即便如此,聯合投信事件還是引發金融市場一陣出脫債券基金的恐慌,導致當時國內債券基金淨失血達千億元,投信市場也掀起一陣中小型投信整併風,包括聯合投信賣給建華金控;台育投信遠流債券基金由金復華投信接管;開發金控子公司大華證券,將7成傳山投信持股,全數出清;以及台新金控買下富鼎投信等。
債券基金享有多重優勢 8年間成長逾10倍
對於聯合投信所引爆的風波,投信投顧公會表示,是因為多年來國內投資人總以為債券基金一定是保本的基金所致。
所謂債券,簡單講就是一種借據,由公司企業、政府或是政府旗下機構發行,而投資人購買債券,等於借了一筆本金給發行者,發行者則承諾在債券到期日時,將本金歸還給投資人,同時在借款期間,發行者還必須按期給付利息給投資人。通常,支付利息的利率水準是固定的票面利率,所以當市場利率走低時,債券的價格就會走高;債券期間越長,對市場利率的波動就越敏感。
至於債券基金則是以債券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共同基金,因為是共同基金型態,相較於純粹的債券,還享有固定配息,配息會隨市場變化而有波動且可自動轉入帳戶再投資,多元化資產配置可達風險分散效果,贖回容易、流動性高,以及利息轉換成資本利得免課稅等優勢。
台灣的第一支債券基金是在82年開始發行,但當時大都投資在貨幣市場,只能說是貨幣基金。到85年,中共導彈威脅導致股市低迷,央行為刺激經濟,改採寬鬆貨幣政策,開始調降利率後,債券基金逐漸成為熱門投資商品。
89年後,隨著全球經濟不景氣,央行連續15次調降利率,使得存款人利息大失血,資金大規模從定存解約轉到債券基金,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債券基金規模由85年底前的2千多億元,到今(93)年6月底,不到10年間成長到逾2兆2千億元、占總體基金市場79%,成為法人與大戶停泊資金的主要工具。
此波升息 債券基金規模不減反增
最近利率反轉向上,許多人擔心債券基金是否將從此一蹶不振。
事實上,央行10月1日升息後,債券基金非但未見大幅贖回,反而出現微幅回流現象,擺脫9月底單週大幅贖回625億元的陰霾。
據投信業者表示,升息效應對債券基金的衝擊,在美國聯準會升息第二次至第三次時,即已陸續發酵。而此次央行升息1碼,大型行庫存款利率多只升息半碼,在考量銀行資金仍舊浮濫,大行庫升息後一年期定存利率大約在1.4%左右,低於債券基金1.8%到2%之間的收益,且整體看來,國內債券基金的投資風險相較於股票或股票型基金仍低,獲利能力又優於銀行存款且具有節稅功能,因此無論是股市處於多頭或空頭,儘管經濟與利率環境改變,目前擁有2兆規模的債券基金,魅力仍舊還是不變。
7道防線 3套評等 就是要投資人認同
不過,專家也指出,債券基金回流速度不若以往,主要跟投資人對於債券基金信心不足有關。
無論如何,往常債券基金的資金成長快速,使得相關的債券基金規範與市場發展未跟上腳步,但聯合投信事件的發生,給了債券基金市場一次淬煉的機會。目前金管會已提出債券基金未來須提存特別盈餘公積,及將從強化投信流動性、凍結債券基金額度、導引壽險資金授信等,建立7道防線的規劃。聯合投信事件後,投信公會也推動評等、評鑑、評價等三評制度,積極提高市場透明度,普遍獲得投資人認同。往後投信公司在行銷策略上,可望儘量不將債券基金包裝成穩賺不賠、沒有風險的商品,而投資人更應詳加了解債券基金的內容與潛藏的風險。
如此,才能真正確保債券基金能永保投資魅力。
編輯推薦 | ||
財經時勢 保險業打亞洲盃 搶基建商機!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大力推動台灣金融業打亞洲盃,除了鼓勵併購海外銀行、證券及保險公司之外,更擴增保險資金... | 市場訊息 台新人壽:與銀行、投信 首次聯手 人機協作雙贏策略類全委保單「新享亮利」 靈活配置資產 穩健增值
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席捲全球,在通膨升溫、美國啟動升息循環在即的壓力下,美國公債殖利率... | 調查&排名 2019渡假勝地熱門榜 高雄「衛武營」爭光(中)
開埠兩百周年
新加坡(Singapore)
英國人萊佛士(Stam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