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醫師常推廣「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而我卻認為應該更重視「風險預防減少損失」的概念。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也許是因為我有過特殊遭遇,所以感受比別人強烈吧!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許多人都明白的道理,就是告誡我們必需要有預做準備的危機意識。可惜的是有人知道了並不做,或者做了卻不夠。當急難發生時,才驚覺「保險」的重要,而悔不當初。
在我們身邊週遭,往往就可以聽見或看到,生、老、病、死所帶來的病痛與負擔。以及人生不可測的意外和不幸,所造成的生離死別及家破人亡。只是到了那步田地,再多的懊悔、唏噓,都換不回那曾經可以保護你的決定。
我也曾經是個「鐵齒」的不「信」人士,總以為哪有那麼倒霉,會讓自己碰到。直到發生了差一點讓自己傾家蕩產的意外事故,才徹底轉變自己的想法和態度。
記得那是一個下雨的夜晚,車窗外的雨刷嘎嘎做響,搞得自己心裡煩躁了起來,連帶著視線似乎也模糊了起來。
過了一個紅燈後,前面剛好有兩輛車併排,按了幾聲喇叭沒反應,於是慢慢的左轉出去,當時的時速不過一、二十吧!沒想到才那麼一會時間,後面撞上來一輛摩托車,勾到了我車子的照後鏡,只聽到「碰!」的一聲,車子摔向對面車道,又被對向的車子將它撞了過來。當下我慌了,趕緊停車,保持出事現場原狀,趕快察看摩托車車主,她是個女生,只見到整個頭部、下巴都是血,似乎昏了過去。我馬上打一一○和一一九求救,同時儘可能幫那女孩止血。當警察、救護車來到現場,向警察做筆錄述說案情時,對向撞人的車、併排的車通通跑走了!當時詢問其它目擊者,也沒人記下車牌,而現場更沒有監視器。當下我也沒管那麼多,就跟著傷者、警察到醫院。
到了醫院,女孩送進了急診室,沒多久聽到醫生告知是臚內出血,必須馬上開刀。當時想,是那女孩撞我的,而且該做的事包括不移動車子保持現場完整、報警、緊急救護車、並到醫院陪伴、付費等,該盡的義務都盡了,應該不會有我的事才對。而當時對保險知識的不足,總以為車子有投保「強制險」就能有獲得理賠。所以拿到警察給的報案單據,在女孩的友人到達,向他和警察再度述說原因後就離開了。嘴裡唸著「沒事!沒事!好加在」但心中卻奇怪的湧上一股不安的感覺。
事發後我很熱心的和對方家人連繫,探詢女孩的狀況,只知道女孩傷勢還蠻嚴重的住進了加護病房。女孩的命是救回來了,但必需經過長期的休養和復健。對方似乎也很善意的回應,而我也天真的告知保險公司會理賠一切醫藥費和損失。然而調解委員會當天,沒見到對方家人,卻來了律師。
開始的時候,律師提示了許多醫藥開支單、營養費、住院費、手術費、休養薪津等一大疊收據,總共一兩百萬吧。當時是讓我嚇了一跳,同時律師又問是否有投保第三責任險?我愣住了,我只知道強制險呀!保險怎麼還分那麼多種險?就在晴天霹靂中,調解委員和律師告知我,可能要負擔起這次龐大的醫藥和賠償費用。一直自認沒錯的我,如何承受的起?當然調解也就不成功!
經過了多次的調解,我也積極的探詢各種相關的法律、保險規範,但卻又一次次的讓我失望和懊悔。看來只有上法院一途,才能還我公道。在漫長的訴訟過程中,幾乎讓我的精神崩潰,一次又一次的重覆述說,一遍又一遍的煎熬,只能證明「千金難買早知道」。如果我能對保險知識多瞭解一點,如果當時多投保一些保險,如果……
在我走投無路之際,我毅然的決定再一次面對這個女孩子。來到她們家時,剛好也有客人,原來是女孩子所投保的保險公司送來理賠金。或許那天正是我的幸運日,在我很有解決誠意的氛圍中,女孩子和她家人竟然同意了我的過失賠償條件,新台幣貳拾萬元。雖然是我在百般無奈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但卻也還我一個可以喘息和清靜的時空。雖然內心還是沉痛這是非不清的過失,但也感謝讓我在人生的歷程中多了些許啟示;更感謝對方保險公司的美言和適時的協助,事情才能夠圓滿解決。
回到家裡的第一件事,並非燒香去厄。而是拿起電話追加了第三人責任險和提高個人、家人的醫療險,而投保的公司就是這次幫助我的恩人!也許他認為那只是仗義執言,卻解決了兩家人煩惱多時的困頓。
經歷了這回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並不會讓我對這個社會產生偏執和失去信心。反而讓自己更懂得知恩惜福,以及隨時為自己和家人做好危機防備。同時也更積極的將自己所發生的故事,告知身邊的親朋好友。提醒別人、警惕自己,並四處宣揚保險的好處。
醫師常推廣「預防重於治療」的觀念,而我卻認為應該更重視「風險預防減少損失」的概念。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也許是因為我有過特殊遭遇,所以感受比別人強烈吧!
保險的觀念要有,保險的知識更要懂!或許不需要那麼專業,瞭解到那麼透徹。但哪一天當你就如同我一般,「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才開始悔不當初,或家人、朋友、同事遭逢意外才拍腿懊惱,怨嘆時也、運也、命也,還不如真正的起而行,用點心去了解保險相關知識,來降低人生的風險。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106年度會員大會 面對改變 保險科技創新及轉變的契機
面對社會經濟變遷、高齡化社會來臨與雲端科技的快速發展等變化,保險業面對諸多挑戰該如何因應呢?... | 市場訊息 新光產險:全球都愛這一味 助農「旺來」正當時今年(2019)國內創下72年以來最熱的冬天紀錄,溫度的變化,造成農作物生長大亂。加上近年來颱風、突... | 市場訊息 台灣人壽:建議40世代享無憂人生 善用美元保單主附約配過去被稱為草莓族的7年級生,此族群今(2021)年即將邁入40歲,轉眼已是具勞動價值的中生代,卻陷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