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金管會繼前(二○一一)年放寬壽險業傳統型外幣保單不計入國外投資四十五%上限、開放保險業資金可投資香港掛牌人民幣有價證券後,上(四)月再鬆綁保險業國外投資規定,增加壽險業資金去化管道。
國外投資鬆綁 降低利差損壓力
談起國外投資鬆綁新規定,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國內銀行大額存款定存利率僅○.三九%,壽險業收取保費後如果不作任何投資,就馬上會面臨二%的利差損,保費收入越多虧損越多,而以目前現金閒置部位八千億、利差損二%計算,整體壽險業即使沒有進行任何營業行為,就已先面臨虧損一六○億元的困境,鬆綁國外投資,有助於壽險業透過穩定獲利實現對保戶的理賠承諾,以及到期還本金給付。
許舒博具體指出,國內資本市場發行的債券不足以因應壽險業者所需,目前國內一年約發行六千億元債券,但整體壽險業可佈局的部位有十三兆資產,所以勢必得從海外尋找更多空間。
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許文彥認為,台灣投資工具太少、利率低,而且主管機關不樂見壽險資金投資不動產,國外投資鬆綁,可降低業者利差損壓力。
增加投資額度 年度國外投資上看六兆
許舒博分析,目前保險業國外投資總計約五.五兆,這次鬆綁後,債券信評等級從原本可以投資BBB+或相當等級債券,調降至BB+等級以上,約可提高三千億投資額度,加上國外及中國大陸不動產投資更有彈性,約可增加一千億投資額度,總計增加四千億投資額度,預估今年度保險業國外投資應可突破六兆元。
但是並非所有的保險公司都可以投資BB+級債券以及國外不動產。
許舒博說,此次國外投資鬆綁同時具有分層管理的意涵,資本適足率(RBC)二五○%以上,債券信評等級投資標的鬆綁獲益大,也就是體質好、風險承受度高,才有機會投資風險較高的債券。
至於投資國外不動產則須事前逐筆專案申請,並以整棟投資為原則,投資規範較嚴格,而為了讓投資獲利達到最大,將允許業者設立特定目的不動產投資事業(SPV)。如果投資國外不動產未設立SPV,無法享有稅賦優惠,資金匯至國外投資、獲利了結再匯回台灣公司,過程中扣除稅金幾乎沒有獲利。
目前中國大陸投資已從原本僅能自用,放寬到在上海、北京兩城市可做財務性投資。日本、香港不動產投資則尚未開放,此外基於歐債危機尚未解決,也不開放業者前往歐洲投資。
提到那些業者在法令鬆綁後最先投資中國大陸不動產?許舒博說,國泰、富邦在法令正式放寬前都已經找到投資標的。
外商及RBC小於二百% 同步受益
除了體質佳的保險公司在此次國外投資鬆綁獲益,外商保險公司、RBC不足二○○%的保險公司的投資限制也放寬。
根據「保險業辦理國外投資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十五條之二,「外幣保單不計入國外投資」所有保險公司都適用相同公式,修正後,有需要提高額度的業者,可專案申請,預期中小型外商業者將會提高外幣保單銷售額度。
許舒博表示,經過這次放寬,AIA友邦、中泰、法國巴黎等外商保險公司,將可增加外幣保單銷售額度,修正後經專案申請,每年從三億~五億元額度,增加至最高十億元額度,而目前外幣保單平均報酬率約六%,如果銷售額度提高,意謂獲利率會增加,有助於公司穩健經營。
除此之外,管理辦法修正後,所有保險公司都可以投資中國大陸公債,意謂原本RBC低於二○○%的保險公司不能投資中國大陸有價證券的規定已經放寬。
但是許舒博表示,RBC低於二○○%的業者可投資中國大陸公債,是金管會放寬的投資限制,業者想要投資,還必須取得中國大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許可與投資額度。
目前國內有八家壽險業者已取得QFII且已核准投資額度,總計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三百億元。
許舒博強調,RBC低於二○○%的保險公司,若海外投資完全遭封殺,體質勢將會更弱,開放投資穩定的公債,有助於逐漸改善財務體質。
投資中國大陸 過於集中?
對於部份人士擔心壽險資金過度集中在中國大陸投資,許舒博與許文彥都認為,儘管金管會放寬相關規定,業者還需取得QFII資格及額度,才能佈局中國大陸,在兩岸分別設限的情況下,應不致於發生過度集中的狀況。
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則提醒,未來三~五年將可看到中國大陸經濟與政治變化,只要參與人民幣投資或直接到大陸投資都會面臨變化中隱含的風險。政治風險方面,當執政者改變、政權動盪問題就逐漸浮現,風險也同時產生,這和投資其他新興國家一樣,都是無法避免的風險;而中國大陸失業率增加、物價波動不易控制、產業結構調整等問題陸續出現,則是投資大陸的經濟風險。
至於投資中國之外的其他地區,殷乃平表示,在歐債、美債陸續傳出危機後,過去被認為較安全的政府債券投資,價值也呈現波動,投資風險加大。此外,還有匯率風險,美國實施寬鬆貨幣政策後,美元有長期看貶的趨勢,而如果將資產配置到新興國家,則要面臨新興國家經濟規模小,容易受到國際經濟局勢影響的風險。
殷乃平認為,目前國際局勢詭譎多變,壽險業在此時增加國外投資需要自求多福。
許文彥也表示,國外投資風險管理成本很高,並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有能力可以做好,在協助業者降低利差損、提高獲利率的同時,如何確保業者作好風險管理,也考驗著主管機關。
監理3面向 確保落實風險管理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曾玉瓊表示,在鬆綁業者國外投資的同時,也透過法規面、日常監理、專案審查等方式,確保業者落實風險管理,而需要特別審核的案件,在審核過程中,業者過去是否落實法規、內稽內控等狀況都會納入評估。
在法規面,不論投資中國大陸公債,還是投資國外不動產,都有最高限額規定,而且財務體質不同,放寬的投資標的、最高限額也不同,此外還需選擇符合信評規定的集中保管機構,確保國外資產受到保障。曾玉瓊舉例說明,RBC低於二○○%的保險公司雖可投資中國大陸公債,但額度不能超過該公司國外投資總額的五%。
日常監理方面,則針對保險業者曝險的部份,透過追蹤資金運用、投資標的、業務面等指標,確認有無異常,並即時採取適當措施。
此外還會透過專案檢查,確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是否符合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程序。
曾玉瓊補充說明,業者投資國外不動產需提出,當地不動產登記制度及具有公示性及可查性的說明文件,讓監理機關與大眾了解確實有實際投資國外不動產,而且每年作檢視,業者也需將投資情況在網站資訊公開的資金運用項下揭露。
國內投資陸續開放 建構更好的經營環境
由於國內投資標的有限,保險業積極向國外尋求投資機會,主管機關如何在鬆綁國外投資同時,提升國內多元投資機會,建構更好的經營環境?
曾玉瓊強調,資金運用是保險業經營相當重要的一環,除了國外投資鬆綁讓業者有更多投資機會之外,國內投資也陸續開放,例如公共建設投資,目前已有公共建設平台,只要有適合保險業參與的案件推出,業者就可以透過公共建設平台作選擇。
曾玉瓊說,對於業者爭取投資公共建設可以擔任董監事的訴求,保險局站在支持的立場。另外就業者建議涉及跨部會事項,則還需要持續溝通。
至於業者期待的國內不動產投資,曾玉瓊指出,保險局不是禁止,而是透過管理及自律,要求業者針對投報率計算方式、鑑價機構選任機制及鑑價報告、應符合事項等,訂定業者一致遵循的標準。目前保險局與業者對自律規範已達成初步共識,最快四月底會同意備查業者所報自律規範。
不過,對國內不動產投資報酬率的要求從二.八七五%降至二.三七五%提案,曾玉瓊說,不動產投資報酬率往下降,業者就必須加強風險控管,風險資本額將提高,由於目前還在討論,自律規範將先備查,也就是說,公會自律規範發佈後,業者投資國內不動產報酬率仍應符合二.八七五%。
曾玉瓊強調,低利率時代,主管機關一方面要保護消費者,一方面要讓保險公司有個好的經營環境,不論是鬆綁國外投資或提升國內多元投資機會,最終仍以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整體考量。
編輯推薦 | ||
醫療、健康保險 類風濕、風濕病症相似 核保、理賠不相同膝蓋、手關節腫脹、疼痛,甚至經常感到疲勞、莫名原因的發燒,其實都可能是「風濕」惹的禍!你或許聽過「風... | 市場訊息 <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預告>以業績驅動增員 雙冠王的成功秘訣
化疫情危機為轉機,面對無法與客戶接觸的窘境,立即轉為強化議題的設定來吸引客戶,加上專業的配套... | 市場訊息 《市場動態》2020年10月15日
金管會:預告「銀行發行金融債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台灣人壽:感謝醫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