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隨著醫藥、基因解碼技術成熟,醫學技術上也從傳統制式化(one size fits all)的醫療方式,轉化為依患者個體差異調整的個人化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不僅可減少患者反覆試藥的不適,更可個人化調整藥物,將治療期間的副作用降低,提供患者更好的療效與生活品質。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李欣倫指出,當前癌症治療主流是依據腫瘤分期及特性,結合包含手術、放射治療、藥物治療的整合性治療,目的在於提升癌症治療的成功率。而讓整合性治療更精準的關鍵,就在於對患者個體差異的了解。
臺北醫學大學深耕癌症精準醫療領域多年,已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可在患者面臨治療困境時,利用基因檢測或循環腫瘤癌細胞監測(CTCs)等先進技術,提供完整的個人化精準醫療服務。「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技術篩選對患者最有利的治療方式。」李欣倫以基因檢測圖表模組說明,比起過去推估的方式,基因檢測提供的個人化資訊讓證據等級提升、能針對個案更細緻地劃分可用藥品。透過基因檢測定序與液態生物檢體等技術,如今約兩周左右就可獲得檢測結果,所需花費的檢測費用也較過去低;不僅可減少無效醫療,對於隨時可能產生變化的癌細胞,優先選擇成功率最高的治療方式以免延誤治療時機,有效控制病程。
目前可選擇的基因檢測會因檢測項目產生不同的費用,一次約在三至十萬元不等。建議民眾可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種,減輕醫療負擔。
美國總統歐巴馬已於2015年初提出精準醫療計劃,新政府也將精準醫療定為生技產業發展首要目標,目前國內已有許多生技公司布局精準醫療領域,像是賽亞基因、源友生技、行動基因、基米、創源等,而賽亞基因與源友生技更進一步與臺北醫學大學、奇美醫院等醫學中心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精準醫療實驗室,目前技術團隊已具備癌症化療用藥基因等檢測能量,提供患者與醫師更多個人化資訊,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與用藥方式。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擁抱每一個老張老張是一位退休的老榮民也是公司的長期保戶,他總戴著一頂泛黃的白色帽子,純樸而真誠的個性,微彎的眉毛與... | 市場訊息 永達保經:新鮮人無痛儲備人生第一桶金畢業季一過,許多社會新鮮人正式邁入職場,也將領到人生中第一份薪水,在FIRE(財務自由)風潮的影響下... | 市場訊息 保誠人壽:春節服務不打烊 數位服務e起過好年
農曆春節將至,保誠人壽體貼保戶需求,於過年期間服務不間斷,推出多項暖心服務,包含提前給付生存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