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為什麼我的投資型保單績效那麼差?」這類帶有強烈不滿情緒的質疑,想必很多保險業務員都心有戚戚焉,投資型保單連結上百檔投資標的,績效非自己能掌控,業務員實在很難在短時間內給保戶一個滿意的答案。
市場每年都在成長或衰退,有人說,成功的投資至少要賺得比市場平均報酬多,否則就是虧損,只不過,大部分共同基金的投資組合不夠分散,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敏感的反映在價格上,造成績效起伏過大。
長遠來看各國市場都是穩定成長,如果有一個金融商品能投資整個市場,每年穩穩賺取跟大盤一樣的報酬,衰退時,也能緊跟大盤,不至於跌落谷底,投資人只需耐心等待,幾年後就有獲利機會。
一九七六年美國先鋒基金公司率先推出一檔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基金後,這種追蹤指數的股票型基金,即ETF便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
什麼是ETF?
ETF(Exchange Traded Fund)正式名稱為「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簡稱「指數股票型基金」,是追蹤某一項特定指數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基金,可以在股票市場直接買賣交易。
舉例來說,以美國30大企業為樣本的道瓊指數、統計美國500家上市公司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以及台灣證券交易所從國內所有普通股中挑選,並自行編製的台灣加權股價指數,都是ETF追蹤的標的。
一個好的指數可以充分反映市場的成長與衰退,而ETF策略就是完全複製指數的成份股,以達到ETF和指數的績效能完全貼近,讓投資人不用付高額的管理費給基金經理人,不用主動操作,就能達到與指數相同的績效。
共同基金的弱點?
一般來講,透過專業基金經理人的操作,獲取比大盤更多的報酬,是多數投資人的期待,也是市場上行之有年的投資基金的方式,何必把資金放在ETF賺取保守的報酬?
永豐投信投資處新金融產品部資深基金經理人周尚民表示,共同基金的策略是「主動式管理」,透過基金經理人選股,積極操作試圖打敗大盤,也就是得到比市場報酬更好的績效,但觀察國內共同基金的長期表現,可以發現共同基金的績效不如預期,從台大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存修和邱顯比公開的國內基金評比資料發現,近三年大部分共同基金的績效都敗給市場。
同時可以發現2012年4月,五年報酬率排名前五名的基金中,有兩檔在2014年4月輸給加權股價報酬指數,也就是輸給大盤,顯示共同基金要持續超越大盤實屬不易。
周尚民表示,基金經理人操作太過頻繁和費用率偏高是共同基金的二大缺點,共同基金的投資組合取決於基金經理人,如果選股不佳,績效自然也就不好,共同基金積極的操作,會頻繁的調整投資組合,導致交易成本過高,再加上基金經理人的管理費,都會直接反映在淨值當中,造成共同基金先天不良。
從投資型保單標示的費用率來看,大部分共同基金的手續費在1.5%~3%,管理費1%以上,而ETF的手續費在0.5%~1%,管理費0.2%~0.5%,採主動式管理的共同基金費用率的確比被動式管理的ETF來得高。
財務學家法瑪(FAMA)在西元1970年提出「效率市場假說」,認為過去的股價變化和資訊已經充分反應於目前的股價上,很難再利用過去的資料來分析預測未來的價格,這也說明為什麼基金排名跳動的幅度這麼大。
ETF是好的選擇?
國外愈來愈多的投資人認為,既然大部分共同基金的績效都輸給市場,與其花錢請基金經理人挑選績效最好的基金,何不直接投資ETF,追蹤指數,獲得與市場一樣的報酬?
ETF的特色在於「被動式管理」,ETF的基金經理人不會主動操作,不用頻繁的換股,相對費用就低,而投資組合的內容完全比照指數的成份股,基金經理人只要定期檢查並縮小ETF和指數之間的誤差即可。
周尚民表示,一檔成功的ETF在於它能不能貼近指數的走勢,貼的越近,越能賺取跟大盤相當的報酬,但同時也代表ETF的績效不可能超過大盤,最多就跟大盤的報酬一樣。
ETF種類繁多,如何挑選
相較於台灣的ETF起步較慢,選擇相對較少,境外的ETF的產品發展十分成熟,像是追蹤日本的日經指數、香港恆生指數的國家型ETF,追蹤費城半導體指數、那斯達克生技指數等產業型ETF,追蹤道瓊美國石油及天然氣類股指數的能源型ETF等,資產規模都以驚人的幅度成長,國內銷售的投資型保單也有鏈結不少境外ETF,保戶不妨善加運用。
周尚民說,ETF的概念就是分散風險,全面性的投資整個市場或整個產業,藉此消除掉個別的公司風險,依照這個概念,範圍涵蓋越廣的指數風險越小,像是追蹤羅素3000指數(樣本包含美國三千大公司的股票)的ETF,波動就會小於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ETF。
相形之下,小型股的投資風險較高,但是當景氣向上時,投報率通常高於大型股,舉例來說,追蹤羅素2000指數(成份股包含美國二千檔市值較小的股票)的ETF,在景氣攀升時,績效表現就會比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ETF好。
投資ETF要考量市場的走向和產業的發展,再挑選自己熟悉的類別,例如不懂半導體,就不要選鏈結半導體指數的ETF,如果很瞭解馬來西亞,並且看好當地經濟成長,那就可以考慮追蹤馬來西亞指數的ETF,一般來說,以成熟的市場和有遠景的產業為優先考量,是投資ETF的基本原則。
投資ETF一樣有風險,別否定共同基金
ETF跟著市場漲,也會跟著市場跌,當投資的市場或產業進入衰退期,ETF的表現也不會太好,尤其單一產業和新興市場的ETF成長快但也會有較大的波動,ETF的成份股雖然已經涵蓋整
個國家或產業,但相對於全世界這個大市場,風險分散的程度還不夠,周尚民認為至少要選擇三~五種自己熟悉的不同市場、不同產業的ETF,長期持有,才有較穩定的獲利。
不可否認,共同基金能打敗市場,獲得超額報酬的特性,對許多投資人而言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法國巴黎人壽銀行保險業務處業務訓練部資深經理呂翊榮說,願意承擔較高風險換取更多報酬的積極型保戶,還是會根據目前產業的趨勢,配置一部分股票型基金,但因為波動較大,保戶最好利用投資型保單免費調整投資標的的功能,每半年檢視配置,以免虧損還不自知。
另外,投資型保單的ETF只能依照當天收盤價格做買賣,購買基金前一定要詳閱公開說明書,瞭解商品的各種風險、費用和資金運用狀況,保障自己的權益。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台北富邦銀行:高齡化社會來臨 及早佈局退休「富樂退」加速「富了退」隨著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來臨及失能邁向年輕化,居家照顧需求水漲船高。台北富邦銀行致力成為客戶生活的最佳... | 市場訊息 富邦金控:北富銀攜手宏佳騰推智慧電車信貸 邀民眾一「騎」做永續面臨氣候變遷威脅,「淨零碳排」已成全球趨勢,國發會日前也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期望在2040... | 醫療、健康保險 15張保單,開創殘而不廢新生活
年輕的生命,如同春暖花開的三月天,生機勃勃、充滿活力,書局陳列著二十五歲、三十歲、三十五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