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台灣以農立國,農產品項目豐富,農業產值就占了台灣GDP的11%,可見農業在台灣財經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每當颱風、水災或地震等災難來臨,苦得總是這些靠天吃飯的農民,大量的農損讓農民收入大受影響。
對此,政府推行農業保險的意願更強烈,希望能給農民們一個較穩定的收入與保障。事實上,農委會確實在去(2015)年協請富邦產險推行當時受創慘重的高接梨農作物保險,然而推行狀況卻不甚理想。
農委會輔導處處長張致盛昨(21)日在【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中指出,台灣在農作物保險上的推行問題,包括了農民的保險觀念未健全、台灣農業產業規模小等,再加上台灣在地理環境上屬於高風險地區,在推動上著實不易。
與政府合作辦理高接梨農作物保險的富邦產險也表達保單銷售上的困境。富邦產險工程暨海上保險商品部資深經理李慧玲表示,目前高接梨農作物保險的部分僅售出74張,其中包括兩張不同形式保單,其一是依照損害填補原則設計,共售出63張,另外一張則是以類指數型的商品型式推出,與政府災害救助辦法連結,當啟動了災害救助之後,保單也會隨之執行賠付,目前此商品僅賣出11件。
台灣推行農業保險不易,卻又有施行的必要,究竟台灣執行農業保險要踏出的第一步為何?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副教授陳淑玲表示,現階段台灣的農業保險都是針對個別農民的產量保險,目前農民生產時投入的成本或價格資訊皆不完整,因此在資訊不全的狀況下,推行農業保險相當困難,台灣首先必須建立公正的資料庫,未來要尋求國際再保公司的協助時,也較方便判斷,政府可以朝這方面努力。
對於台灣未來在農業保險的推行上,張致盛也表示,或許可就某些作物施行強制險,另外一些則是以政策式誘導來執行,並且讓其他作物可以依自由意願投保,就此提升農業整體投保意願。農業保險的推行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各國至今的成果也都是行之有年而得,台灣的農業保險之路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傳播機構創辦人暨董事長 黃秀玲 來賓:農委會輔導處處長張致盛、富邦產險資深經理李慧玲、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副教授陳淑玲(由左而右) |
![]() |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金管會:「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準則」第8條、第8條之1修正草案已完成預告 將於近期發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表示,跨領域人才交流已蔚為國際趨勢,為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及因應保險市場...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首張外溢型網路投保日額醫療健康險 日行萬步可享最高3%保費折扣調查顯示,職場新鮮人平均起薪約3.4萬,以台北市為例,人均月消費更高達3.3萬元!在物價上漲、低薪、... | 市場訊息 健保署:孕期保護牙 產後不缺牙 健保提升特殊照護方案護齒健康求子多年的陳太太今年終於如願懷孕,因為孕期賀爾蒙改變,被診斷患有妊娠糖尿病,雖有飲食控制和定期服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