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來源 類別 發行日期 閱讀權限
~
不放置新聞 --- --- --- ---
>
<
收件人姓名:
收件人Email:
寄件人電話:
新聞 市場訊息
摩根投信:摩根首度兩岸三地投資人退休意向調查
資料來源:摩根投信 |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6.07.13 (新聞)

摩根資產管理公布2016年度【兩岸三地投資人退休意向調查】,此為摩根連續第三年度公布該項退休調查,且首次將調查範圍從兩岸擴及中、港、台三地投資人。調查結果發現,兩岸三地投資人平均理想退休金額相當接近,平均逾1700萬元,以香港1932萬元最高,台灣1712萬元居次,中國1665萬元最低。至於現行準備退休金的投資工具,兩岸三地卻大大不同,香港投資人最大膽積極,準備退休首選股票(94%);中國投資人最保守,多達六成(60.5%)偏好保障功能較高的保險;台灣投資人則最注重收益,四成(41.1%)投資人選擇進入門檻較高、每月能有租金收益的房地產,兩岸三地投資人現行選擇的投資工具正與理想退休金額相呼應。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表示,這是摩根第三個年度執行台灣和中國兩岸投資人調查,並首次將調查範圍擴及到香港,不僅是希望藉此喚起民眾的退休意識,而且,搭配摩根今年上半年發布全台第一個「摩根退休快樂指數」,更是希望喚起民眾「退休早一步」,及早展開退休理財行動,打造財富、健康和自我實現三方均衡的樂退人生。

邱亮士提醒,累積退休財富並非一蹴可幾,民眾在累積退休財富的過程中,要注意理財金額和理財工具之間的搭配,舉例來說,許多民眾希望存到大筆的退休金,卻可能選擇最保守的投資工具,如此落差可能延後達成目標的年限。因此,邱亮士建議,退休財富規劃除應趁早開始外,更應該定期檢視並進行適當調整。

理想退休金額與當地物價水準有關 香港期待1932萬元最高 台灣1712萬元居次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分析本次調查結果指出,兩岸三地投資人對退休資金的多寡與當地物價水準高度相關。香港因為物價水準較高,所以需要的理想退休金也最高,將近五成(49%)投資人認為應該準備300-599萬港幣(約當1200-2500萬新台幣)才足夠,平均則需要近459萬港幣(約當1932萬新台幣)。

至於中國和台灣二地物價水準相對較低,理想退休金的金額也較低。儘管超過三成的中國(35%)和台灣(31%)二地投資人認為理想退休金額1000萬元以下即足夠,但若以平均金額來看,台灣民眾平均期待能存到1712萬元退休金;中國投資人的理想退休金額為329萬人民幣(約當1665萬新台幣),在兩岸三地調查中最低。

劉玲君說,目前來看,「千萬退休金」已經是退休的必要財富門檻,雖然多數台灣和中國投資人認為1000萬元以下的退休金就足夠,但兩岸三地投資人期待的退休金額平均已逾1700萬元。若工作40年時間,欲存到1000萬元退休金,每月至少要存2.1萬元;若想存到1700萬元,每月存款金額更是需要拉高到3.5萬元。

劉玲君說,存款固然安全,但每月負擔金額很可能超出年輕人薪資,因此,想存退休金,一定要多管齊下,例如選擇有潛力的市場,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方式,每月3000元就可以開始,不僅門檻較低,之後也能隨加薪或年齡增加,適度提高金額,賺取時間複利的報酬。

兩岸三地投資人選擇退休投資工具大不同  基金投資門檻低容易入門 
兩岸三地投資人對理想退休金期待相近,但是,三地所選擇的退休投資工具卻大不同。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投資人喜歡收益,超過四成(41%)想透過房地產存退休金,期待日後以租金收入作為退休收入;中國投資人更保守,高達六成(61%)傾向用保險存退休金,高度要求安全感勝過投資;反觀,香港投資人全然不同於台灣和中國,最為積極,超過九成(94%)表示會選擇股票來存退休金,願意追求較高風險。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劉玲君指出,台灣和中國投資人為存退休金選擇投資工具時,意向非常相似,前三項全數為房地產、定存和保險,反映二地投資人追求高度安全感的特質。不過,從儲存退休金的角度分析,房地產的投資門檻較高,可能要存到100萬元才能當作購屋頭期款,不太適用於想跨出累積退休財富第一步的新手;至於保險的本質仍是以保障為主;定存族則須留意是否能應付累積退休財富期間的通膨風險。

香港投資人相對積極許多,而且共識度很高。劉玲君表示,香港強積金自2000年底上路,為民眾退休金的基本保障,所以投資人個人儲存退休金時,選擇的投資工具相對積極,超過高達94%打算透過股票存退休金。

進一步分析,基金因為投資門檻較低,也是投資人儲存退休金時,熱愛的投資工具之一。相較之下,27%台灣投資人會選擇基金存退休金;中國投資人比重則提高到40%;香港選擇基金存退休金比重更是高達49%。

劉玲君說,每人終其一生大約花40年時間工作,除了完成許多人生的階段性目標外,很重要的,還要準備退休後大約30年的花費。因此,準備退休金好比長期作戰,一方面,不論是選擇的投資工具或是投資標的,都應該要多元化,適當分散風險;但另一方面,必須考量投資工具的適切性及便於管理的程度,千萬不要投資自己不熟悉的商品。

最後,劉玲君提醒投資人,準備退休金的過程中,要隨年紀和經濟景氣適當調整,年紀愈輕時,態度和產品都可以較積極,隨著年紀漸增,產品取向轉趨保守,配合退休後以收益為目的、每月需有穩定現金流、資產能抗通膨等需求。只要持之以恆,當能達成理想退休人生!




編輯推薦
市場訊息
南方莊園:2018全台獨家40公尺綠地滑水道 在夏日陽光、草地上體驗滑水道衝刺的快感
誰說玩水一定要去海邊呢? 深受親子族群青睞的「南方莊園渡假飯店」,蟬聯3年金牌好棧的殊榮及榮獲Tri...
健康醫療百科
十大超級健康食物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列出十大超級健康食物(10 Great Health Fo...
市場動態
物聯網革命 保險新藍海?
隨著行動裝置普及化,大數據發展日臻成熟,「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