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姓名: | |
收件人Email: | |
寄件人電話: | |
醫療科技進步、衛生環境改良,使得人們越來越長壽,不過也同時衍生出因為器官退化、認知功能變差而需要他人照顧的長壽風險。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當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日常起居活動有困難需要協助時,三十六%由子女照顧、十五%由媳婦照顧、十四%由配偶或同居人照顧,也就是說,無法自理生活的長者當中,六成五須仰賴家人照顧。
而當家人承擔起照顧失能長者的重擔,勢必得同時面對時間的安排、經濟的規劃、家庭與工作兩頭忙的處境,家屬的壓力比受到照顧的長者更大。
認知長壽事實,及早透過保險規劃解決失能後的經濟問題,不但能減輕家人肩上的重擔,也能讓自己在失能後維持尊嚴與自主。
究竟那些保單可以解決高齡失能的經濟問題?本文綜整中國信託人壽商品發展一部協理曾漢超、台新保險代理人市場開發部協理林孟翰、台名保險經紀人總監黃麗華提出的建議,幫助消費者作好老年失能風險規劃。
【一次性給付】 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
因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癌症、癱瘓七項重大疾病就醫,或確診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特定傷病,不論是立即失能或病情日漸嚴重,家庭都需要一大筆錢因應,讓病患安心就醫與復健、家人安心照料或不用擔憂聘請看護的費用,也可以作為設置無障礙空間或添購醫材的經費。
黃麗華指出,如果不幸確診罹患重大疾病,希望能有一筆錢可以因應,那麼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就是最符合需求的保單。
【持續性給付】 終身還本養老險
罹患重大傷病後,高齡失能的機會也較一般人提高,例如腦中風後半邊肢體功能變差,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需要有人協助穿衣,或因身體不平衡在室內行走時易跌倒受傷,需要有人協助照顧生活起居,或因腦部損傷逐漸失智,但上述的狀態還未達到長期看護險理賠標準時,終身還本養老險就能發揮補貼照護開銷的功能。
曾漢超表示,目前市面上有推出台幣、美元的終身還本養老險,此類型商品具備定期給付保險金的功能,不但可以作為退休理財規劃,還可以在失能時補貼看護費用,需注意的是美元商品有匯率風險。
【一次性與持續性給付兼具】
1.殘廢扶助保險
根據內政部所做的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身心障礙別統計,肢體障礙者占四十三.二六%、聽覺機能障礙者占十八.二二%、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占十一.一九%。
林孟翰指出,隨著年齡漸長,身心障礙者日常生活需要依賴他人協助的程度日漸加深,建議提早投保兼顧一次性給付與持續性給付的殘廢扶助保險商品,當被保險人確定殘廢時將可獲得一筆殘廢保險金應付急需,接下來的保單週年日還可以定期領取殘廢扶助保險金,發揮維持生命尊嚴的功能。
市面上提供殘廢診斷日立即給付殘廢保險金與每年持續給付殘廢扶助保險金的商品,有的直接在商品名稱指出殘廢扶助保險,有的則稱為長期安養保險。
為了鼓勵民眾盡早投保,林孟翰以手頭商品為例表示,投保保額五十萬元的終身壽險加二五○萬元的長期安養健康保險附約、繳費二十年,累積給付最高額度為保額的十倍,或給付到被保險人一一○歲為限,三十歲男性年繳保費約為三.六萬元,四十歲約要四.四萬元,五十歲則增加為五.五萬元,越晚規劃需要付出的保費越高。
至於保障方面,林孟翰以上述保額二五○萬元的長期安養健康險為例指出,假設被保險人在五十歲被診斷為二級殘廢,除了可獲得殘廢保險金二二五萬元之外,每年還可領取殘廢生活安養金二十五萬元,若被保險人不幸在七十五歲身故,二十五年間保險公司總給付金額達八五○萬元,充份發揮高齡失能保障的功能。
林孟翰提醒,市面上提供殘廢扶助保險金的商品,理賠標準有不小差異,有的僅給付一~三級殘、有的僅給付七十五個月、或規定給付期間以二十年為限,因此投保時要問清楚,再依個人預算與需求投保。
黃麗華補充,殘廢扶助保險的型態不一,有的以主、附約形式出單、有的強調結合壽險保障,對於以主、附約形式出單者,要注意是否有豁免保費的設計,以保障因殘廢失去繳費能力的風險。此外,有的保單僅針對二~六級殘豁免保費、有的則僅針對全殘,如果希望保障更周全,建議另外購買包括全殘到六級殘、重大疾病、燒燙傷等豁免保費的附約。
2.長期看護險
隨著身體器官退化,高齡長者逐漸無法自行進食、沐浴、如廁、更衣、移位、室內走動或是在意識清醒下失去思考、理解、推理判斷、記憶能力,在未計入其他支出的情況下,每月光照護費用就已經是一筆可觀的經濟負擔(詳附表),透過長期看護險可減輕照護者的經濟壓力。
由於長期看護險保費並不便宜,因此最好趁著年輕、費率較低時投保,曾漢超以業界其中一張繳費二十年保障終身的商品為例指出,每月若要領取一萬元長期看護保險金,三十歲男性年繳保費九四四○元、四十歲年繳一萬二五○○元、到了五十歲則增加為一萬八○二○元,年紀越大保費越貴,而且不一定買得到。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精算師張志宏提醒,投保長期看護險之前,應了解甚麼樣的狀況符合長期看護狀態、免責期間有多長、保單理賠條件為何,還要注意給付頻率、給付次數、理賠總限額,以保障自身權益。
【不定期給付】
- 終身醫療險 根據內政部統計,去(二○一一)年一整年當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曾經住院,平均每人住院一.六八次、平均每次住院十四.四二日。
- 雖然全民健保可減輕國人就醫支出,但高齡長者不論失能與否,住院的看護成本對家人而言都是額外的負擔,曾漢超表示,高齡長者只要住院就需要有人在旁照顧,終身醫療險可彌補住院期間的看護支出。
- 曾在台北榮總擔任護理師長達十一年半的黃麗華也表示,高齡患者所需的住院醫療及照護開銷,對病患及家屬而言是頗為沈重的負擔,若有投保終身醫療險就可以支應這筆費用,因此她會建議客戶在預算範圍內拉高住院醫療日額,以支付住院期間的看護費用。
- 2.終身壽險 年輕時為自己有一天撒手人寰準備的終身壽險,在高齡失能時也能發揮及時保障的功能。
- 多數人都了解保險規劃應隨著人生不同階段而適時調整,然而有些人因為投保觀念、經濟狀況、身體健康等因素,在高齡失能時手上僅有早期投保的終身壽險,若家庭經濟吃緊,不妨適時運用終身壽險的保單價值準備金、生命末期提前給付支付照護費用。
- 曾漢超指出,目前業界正在討論當被保險人符合高齡、傷病等條件時,終身壽險的身故保險金提前作為養老給付的可行性,在相關規範上路前,現有保單只要有保價金,也可以進行保單貸款或部份解約,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民眾透過保單貸款將會產生利息負擔,而部份解約則會降低保險金額。
- 3.投資型保單 投資型保單的特色是年輕時可以提高壽險保障,並且靈活運用投資帳戶的資金,隨著家庭責任減輕,即可逐年降低保額、拉高投資帳戶的資金比重,累積退休金。
- 曾漢超表示,投資帳戶的連結標的通常為基金,只要投資報酬率為正,長期累積下來將有一筆資金作為完成夢想的老本或支應退休後的生活所需,萬一高齡失能,也可以作為家人的經濟來源。
- 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二○一○年為十.七%,二○二○年為十六.三%,二○三○年為二十四.四%,到了二○六○年將高達四十一.六%,換句話說,每二‧四個人就有一人超過六十五歲。長壽風險不容忽視。
- 另一方面,因為家中有失能長輩體認到應及早規劃保險保障的人也越來越多。黃麗華分享,一位四十六歲的客戶就是在看到八十歲的父親出現失智症狀後,才分別為自己與妻子規劃失能後每個月領取十萬元的保險,希望透過持續性的保險給付,支付將來入住安養院及聘請看護等費用。
想要過甚麼樣的高齡失能生活?現在就是尋求解決方案的最佳時。
編輯推薦 | ||
市場訊息 新光人壽:防疫關懷面面俱到 服務安心不斷線全台疫情嚴峻,新光人壽因應疫情啟動一系列防疫關懷措施,自7/1(四)至9/30(四)舉辦經濟弱勢紓困... | 財經時勢 長榮罷工 旅綜險怎麼賠?(上)繼今(二○一九)年二月份華航機師罷工事件後,六月下旬再度發生長榮罷工事件,迄六月底止,罷工仍在持續中... | 市場訊息 富邦人壽:自建FBFLi智能業務管理系統 連結社群維繫客群關係 「本日推薦」功能獲經濟部新型專利台灣民眾對於保險的認知與觀念,近年來在主管機關與壽險公會等單位努力之下,已有所轉變,富邦人壽致力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