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加入購物車




知名顧問機構IHS近日發佈的研究就預估,去年全球UBI保單使用量為1,200萬台車,但2023年將成長到1.4億台。
反觀台灣,雖然泰安產險已推出第一張保單,但反應似乎不如預期,對於全球UBI化的時代來臨,台灣該如何面對,又該做好何種準備,而對產險業來說是危機還是轉機?昨(12)《健康保險大家談》節目,邀請到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林耀東、泰安產險執行副總經理許培潤,以及中華電信研究院經理謝文生等3位UBI專家,一同解析國內當前在UBI保單面臨的困難與解決之道。
到底什麼是UBI保單?泰安產險執行副總經理許培潤表示,UBI保單就是Usage-Based Insurance,顧名思義就是根據使用者的習慣來計算保險費,以汽車來說,行駛里程、行駛時段,以及駕駛行為,都可做為UBI保單計算費率的因子。
而正是因為以駕駛的實際使用狀況來計算保費,因此更能反映實際的風險,風險越高的保費越貴,反之,風險越低的保費也相對便宜。
不少業者質疑UBI保單對習慣良好的駕駛可給予保費折扣,是否會有變相殺價的疑慮?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林耀東表示,就泰安產險推出的UBI保單來說,符合商品審查準則,並經過一連串的送審規定,才核准銷售,完全符合相關法令規定,並無殺價競爭的疑慮,關鍵原則是,數據的取得、以及費率的擬算等必須合理且適足。
此外,就主管機關立場,UBI保單是結合創新與環保概念的商品,因此,非常樂見其他保險公司一同加入UBI保單的行列。
至於如何看待UBI保單未來的走向,中華電信研究院經理謝文生表示,相當看好UBI保單可創造的龐大市場,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不只是保險,還會帶動其他產業如汽車產業、車載裝置產業以及系統產業等,目前全球已有多達40個國家、160多種UBI保單正在運作,而台灣雖然起步較晚,但未來若能積極發展,將能造就出龐大的內需、甚至外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