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加入購物車


來賓: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資深顧問陳富琴、新光人壽保費部經理李武峰、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由左而右) 主持人:現代保險健康理財傳播機構創辦人暨董事長 黃秀玲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資深顧問陳富琴

新光人壽保費部經理李武峰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


播出日 : 2015/8/10
期數 : 1035
狀態 : 正常供貨
長期照顧 遲早的事
【內容簡介】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長期照顧人口持續增加,預估明(2016)年將達85萬人,2031年更將突破120萬人。國內失能人口持續增加,且年齡層也逐漸降低,內政部統計顯示,65歲以上的身心障礙者占3成6,但18~64歲尚有工作能力的青壯人口,卻占了將近6成。
「長期照顧不是老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因為疾病或意外導致失能。」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昨(9)日在《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中表示,長期照顧最大的難題,就是龐大的照顧費用,包括耗材品、營養品、輔具以及照顧人力等,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若能透過保險轉嫁,也是減輕經濟負擔的方式之一。
市場上俗稱的「長照三寶」,都能提供長照保障,但彼此間有什麼差異?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資深顧問陳富琴表示,就保障範圍來看,長照險認定較嚴謹,須符合「食衣住行浴廁,3項不能」或「人時地,2項不能」;類長照險則是針對特定傷病提供保障;而殘扶險保障範圍最廣,提供意外或疾病所致的殘廢保障。
即將在2018年上路的《長期照顧保險法》,代表長期照顧的需求已備受社會重視,許多保險公司也陸續推出長照險、類長照險、殘扶險,但投保率仍遠遠不及壽險或醫療險,可見市場普遍仍在觀望。
對此,新光人壽保費部經理李武峰表示,長照型保險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分期給付」,一旦達到長照需求,每月勢必會有一筆固定開銷,且這筆開銷可能會持續好幾年,因此,相較於其他一次給付的保險,分期給付的長照型保險,更能符合長期照顧者的實際需求。
長保即將上路,許多民眾認為,可以等到長保法上路後,再考慮要不要買長照險。對此,張筱嬋表示,不論是政府提供的長保,或是保險公司銷售的長照險,對不同民眾來說,都各有優缺點,但最重要的是,「不論是哪一種保障,都應該要及早準備。」
「長期照顧不是老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因為疾病或意外導致失能。」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昨(9)日在《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中表示,長期照顧最大的難題,就是龐大的照顧費用,包括耗材品、營養品、輔具以及照顧人力等,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若能透過保險轉嫁,也是減輕經濟負擔的方式之一。
市場上俗稱的「長照三寶」,都能提供長照保障,但彼此間有什麼差異?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保險消費者服務中心資深顧問陳富琴表示,就保障範圍來看,長照險認定較嚴謹,須符合「食衣住行浴廁,3項不能」或「人時地,2項不能」;類長照險則是針對特定傷病提供保障;而殘扶險保障範圍最廣,提供意外或疾病所致的殘廢保障。
即將在2018年上路的《長期照顧保險法》,代表長期照顧的需求已備受社會重視,許多保險公司也陸續推出長照險、類長照險、殘扶險,但投保率仍遠遠不及壽險或醫療險,可見市場普遍仍在觀望。
對此,新光人壽保費部經理李武峰表示,長照型保險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分期給付」,一旦達到長照需求,每月勢必會有一筆固定開銷,且這筆開銷可能會持續好幾年,因此,相較於其他一次給付的保險,分期給付的長照型保險,更能符合長期照顧者的實際需求。
長保即將上路,許多民眾認為,可以等到長保法上路後,再考慮要不要買長照險。對此,張筱嬋表示,不論是政府提供的長保,或是保險公司銷售的長照險,對不同民眾來說,都各有優缺點,但最重要的是,「不論是哪一種保障,都應該要及早準備。」
陳富琴也認為,保險雖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卻是解決風險最可行的方式;長期照顧和年齡無關,年輕人也可能隨時面臨長照風險,一直「等」而不備妥保障,將會是很大的風險,因為「你不會知道,在等待的過程中,自己是不是突然會需要用到。」
暢銷推薦
熱門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