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功加入購物車




照顧退休的後半生,到底要準備多少資金才夠?最常看到的答案是「存1千萬,才能享有美好退休生活」。為了這個目標,台灣人非常努力存錢,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亞洲是全世界最愛存錢的地區,而台灣人愛存錢的比例高居亞洲第一,獲得「存款王國」的封號。
有趣的是,另一份跨國性的退休調查資料顯示,世界各國,有3成的退休人士後悔沒有及早準備退休金,而台灣的受訪者則高達5成,成為全世界最後悔沒及早準備退休金的國家。
最愛存錢的國家,同時也是最後悔沒有及早準備退休金的國家,到底是民眾心中過度擔憂?還是退休準備方式錯誤?
金管會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提供符合高齡者需求的金融商品及服務,並可結合醫療、安養等服務機構的資源,提供高齡者老年生活所需資金及安養照護服務,增進退休生活保障,保險公司也特別規劃高齡化保險商品專區,介紹年金、長期看護及醫療保險適合的族群及規劃重點。
若上壽險公會網站進行「退休需求分析」,現年40歲的已婚男性,在退休後無需負擔房貸及子女支出的前提下,必要的養老資金約500萬元,扣除社會保險、工作退休金,以及平時累積的流動資產,大約只需再準備165萬元。這些資金,不一定只能用現金的方式準備,透過保險安排,就能發揮槓桿效應,把本金放大20倍。
每年2萬元的保費支出,就能買到保額200萬元的防癌險、日額2千元的住院醫療、雜費30萬元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及月領2萬元的長照險,繳費20年共支出40萬元保費,退休後將近30年的醫療、照顧花費就有著落。
如何利用保險的槓桿原理,花小錢做好退休規劃?本期特輯精彩解析。
特輯
• 用40萬照顧老後30年
• 高槓桿、零風險 保障型保單 只賺不賠!
• 嚴管商品結構 三大方向 業者買單嗎?
• 佣金及計績都低!仍滅不了對儲蓄險的愛?
• 銀行轉攻保障型商品?健康險翻倍成長!
專欄
• 以疏濬取代防堵
• 金錢,不是退休快樂的保證
• 沒有偶然
• 數字的迷思
• 保險業能重重一擊的事 台灣做不到
保險信望愛評審花絮
• 傳承21載 2019保險信望愛獎 誰與爭鋒
點亮保險那盞燈
• 頂著「被罵的勇氣」 車險理賠 化怒火為柔水
• 愛無畏 她堅守保戶放棄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
名人談保險
• 健保這樣做 醫病能夠雙贏嗎?
金牌保險世家
• 張財源全家都是三商美邦保險人
全民保險
• 勞保失能改採年金給付 對年輕人不利?!
保險最前線
• 台灣首座大型離岸風場 助攻工程險保費成長逾35%
• 賣利變壽險給企業 壽險公司遭金管會開罰
• 微型保險開辦十年 這家壽險公司一枝獨秀
• 先受傷、後投保旅平險 保險公司難舉證「賠到怕」
• 雨淹地下室愛車怎麼保? 颱風洪水險有眉角
• 京都動畫大火 燒出文化資產保險漏洞
良醫臉譜
• 「謙」厚治「百」病的庶民醫師
萬象
• 精選市售三張健走保單 網友最愛哪一張?
• 六個「爸」氣興趣 保險不能放棄!
• 台灣壽險業 世界第7強
數字放大鏡
• 7成人口死於慢性病 車禍、自殺等可預防死因大增
i健康
• 健康看板